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近日迎来一场科技盛宴——2025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暨第十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正式启幕。开幕式上,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产业联盟宣告成立,东莞市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名单同步发布,松山湖凭借完整的产业生态成为首批入选区域。
该供应链联盟由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牵头,联合澳普托、宇瞳光学等9家单位共同组建。成员涵盖省级机器人研发机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资源整合。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指出,东莞制造业配套能力突出但资源分散,联盟将搭建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位于1号馆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展区成为焦点。600平方米的展区内,静态展示区呈现松山湖企业技术突破与产学研转化成果,动态演示区则让机械狗、人形机器人等设备大秀“绝技”。三只灵活跳跃的机器狗与一台舞步轻盈的人形机器人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它们不仅能完成翻滚、撒娇等动作,更可实现群体协同表演。展区汇聚蓝潜、华松创新等16家企业,展品覆盖机器人整机、核心部件及技术解决方案,完整展现产业生态链。
参展企业圣辰技术(东莞)有限公司代表王女士坦言,机器人行业面临精度要求高与订单规模小的矛盾,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联盟的成立将整合注塑、压铸等工艺供应商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有效破解发展瓶颈。展区内,蓝潜展示的水下机器人与华松创新的空地供电照明系统,正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
同步推进的东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松山湖)由广智院联合拓斯达、大湾区大学等单位筹建。该中心计划打造跨域无人技术、低空无人技术等五大细分领域训练场,构建包含创新平台、训练场、供应链平台在内的“6个1”核心体系。拓斯达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的亮相,标志着企业在特种机器人领域的突破。
作为东莞机器人产业的核心聚集区,松山湖已形成“1+4+1+X”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其中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柱。区域内集聚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广智院两大创新平台,以及约500家机器人企业,覆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这种高度集中的产业生态,不仅降低了创新成本,更加速了技术转化进程,为产业爆发式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