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投产,年产能700万套,以智造突围白电市场

   时间:2025-10-30 01:52:3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集团在武汉建成第三座自建工厂,标志着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制造环节完成关键布局。10月28日,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一期正式投产,这座占地超750亩的基地从开工到竣工仅用11个月,较行业平均周期缩短近半。按规划,该工厂年产能可达700万套空调,年产值约140亿元,预计明年实现大规模量产,为小米高端家电业务提供制造支撑。

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指出,家电是“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板块之一。随着武汉工厂的落成,小米成为继手机、汽车后,第三个实现制造体系自主可控的领域。与传统家电企业不同,小米此次布局不仅为扩大产能,更被视为对制造模式与组织能力的深度探索。过去依赖代工的家电业务,正通过自建工厂重构效率与规模逻辑。

面对格力、美的等巨头占据的空调市场,小米大家电总经理单联瑜强调,公司不参与价格战,而是聚焦产品、技术、服务及AI能力的竞争。他直言:“友商越急,我们越稳。”高盛研报认为,小米凭借生态与渠道优势,有望在二线城市提升市占率至10%;美的则通过全球生产与分销效率巩固地位;格力因过度依赖国内业务,面临更大挑战。

谈及自建工厂的动机,GKURC产经智库分析师丁少将表示,随着销售规模扩大,外包模式已难以满足小米对产品体验、数据闭环及供应链敏捷性的需求。自建工厂使小米能直接掌控核心工艺,通过智能制造压缩研发周期,构建从研发到交付的全链条壁垒,推动其从“集成商”向“技术实体”转型。此前,小米空调主要由长虹等代工,单联瑜回应称,代工不等于品质妥协,关键在于对核心环节的把控。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认为,武汉工厂的建成,反映出空调在小米战略中的地位已与手机、汽车相当。他指出,小米的制造路径清晰:先以代工切入市场,待产品获认可后自建工厂,实现质量与产业链的自主掌控。单联瑜透露,小米在启动工厂前已预见到订单规模突破千万台的趋势,物流效率则是另一关键考量。

家电产品运输成本高、半径长,合理的区域布局直接影响交付效率。单联瑜举例,若单一基地面向全国供货,平均运输距离可能超1300公里;而美的通过全国六大生产基地,将平均距离控制在500公里内,每台空调可节省800至900公里干线运输,缩短两三天交付时间。他表示,小米未来将结合区域市场布局自有与代工工厂,优化物流与制造协同。

目前,小米空调的代工伙伴包括四川长虹与创维空调。长虹在国内拥有绵阳、中山两大基地,并在印尼、巴基斯坦设厂;创维空调则主要依托安徽滁州基地。

武汉工厂被定义为“快”与“智”的结合体,引入数字孪生、AI视觉质检、空中物流等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与数据化管理。据介绍,该工厂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超99%,每6.5秒下线一台高端空调,每平米年产能达51台。同时,工厂光伏绿电占比超40%,通过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动态调节能耗,形成低碳制造体系。

丁少将认为,智能制造正成为家电行业差异化的核心要素。数字孪生可缩短新品试产周期,AI质检提升品控精度,光伏绿电则兼具降本与品牌溢价价值。在同质化竞争中,智能化体系带来的快速响应与低成本管控能力,将转化为市场份额与利润优势。刘步尘则指出,这一趋势是行业进化方向,中国家电企业近十年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已达全球领先水平,涌现出大量灯塔工厂与黑灯工厂。

不过,小米在空调市场仍面临结构性挑战。空调是少数实现“核心零部件→制造→渠道→品牌”全产业链内化的行业。国联民生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美的(GMCC)与格力(凌达)压缩机市场份额分别为45%和20%,整机份额则为31%和22%。尽管奥克斯、小米等厂商在自研压缩机方面取得进展,但尚未动摇龙头的零部件竞争优势。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