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迎来出行高峰,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激增。据国家充电设施监测平台数据显示,当天高速公路充电量同比激增41.95%,创历史新高。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测,8天长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超6200万辆次,其中新能源汽车日均约1250万辆,占比近20%,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但充电设施供给仍面临挑战。9月30日,辰女士驾驶新能源车返乡途中,在服务区遭遇充电排队。她从下午七点半开始等待,历经3小时排队和1小时充电,总共耗时4小时才重新上路。"充电桩只有4个接口,排队车辆却有十几辆,每辆车充电40分钟,根本等不起。"辰女士描述现场情况时表示,服务区内等待充电的车辆排成长龙,高峰期充电设施明显不足。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多位网友反映,国庆期间部分高速服务区充电桩供不应求,即使建有快充设施,仍因车辆集中出行导致排队。有网友直言:"基建如此发达的当下,充电仍需排队,说明需求远超供给。"不过也有车主采取迂回策略,北京市民王先生每次长途出行前都会规划路线:"现在新能源车续航普遍300-400公里,我每行驶3-4小时就下高速,到附近城市充电、用餐或游玩。很多充电桩设在高速出口5公里范围内,开车10分钟就能到达。"
针对充电难题,各地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四川省某新能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许智介绍,国庆首日该公司服务区充电车辆同比增长51.46%,充电量达日常水平的3.4倍。为应对激增需求,公司采取三项措施:一是通过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增加大功率充电桩;二是在72处繁忙服务区投放154台移动充电桩,这种"充电宝"式设备可灵活调配;三是派驻160名值守人员维护87处繁忙站点的充电秩序。
江苏电力部门则推出"差异化充电引导策略"。据预测,国庆期间该省日均将有超72万辆新能源车出行。当地在热门服务区鼓励车主充至70%电量领取优惠券,非热门站点分时段打折,通过APP实时推送桩位状态。在30个重点服务区部署32台移动充电设备,部分站点升级为200千瓦超充桩,充电速度提升150%。国网江苏电动汽车公司监控班班长杨理嘉表示:"我们推出梯度优惠,充电至七成以下的车主最多可获30元优惠券,有效引导错峰充电。"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提出,高速公路服务区空间有限,单纯扩大规模并非长久之计。他建议将服务区功能向周边乡村延伸:"服务区一面连接高速,另一面连接广阔农村。未来可打造成为商业交流中心,既满足充电需求,又能带动周边村镇发展。车主下高速充电时,可顺道游览乡村,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