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自驾游热度持续攀升,成为民众出行的首选方式。据交通运输部门预测,自驾出行人数将达到18.7亿人次,占假期出行总量的近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在高峰时段预计将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约五分之一,达到1400万辆。
假期天气晴朗、景色宜人,但自驾游安全不容忽视。出行前需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况良好。重点检查轮胎磨损和胎压、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液液位、制动系统刹车片磨损情况,以及灯光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新能源车还需检查充电接口是否完好,确保能够正常充电。
高速公路隧道是自驾游中常见的场景,但隧道内外光线明暗差异大,易引发“黑白双洞”效应,增加交通事故风险。据交管部门统计,隧道进出口段事故多发,驾驶人需提高警惕。为预防此类事故,建议进入隧道前减速慢行,开启近光灯,保持安全车距,避免突然变道或急刹车。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准确报告位置至关重要。驾驶人可通过查看“百米桩”快速定位。百米桩下部标注公里数,上部标注百米数,综合起来即可确定具体位置。在国省道和乡村道路上,驾驶人也需注意观察标志性建筑、路牌或地名等信息,以便救援人员迅速找到现场。
夜间长途驾驶需克服疲劳和视野受限等问题。建议驾驶人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夜间行车时,应正确使用灯光,避免滥用远光灯影响他人视线。同时,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距,谨慎超车。
假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雨雪天气,自驾游需特别注意行车安全。在雨雪天气中,路面湿滑,能见度低,驾驶人应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加速、急刹车或急转弯。同时,注意开启雾灯和示廓灯,提高车辆辨识度。如遇严重恶劣天气,建议选择安全地点停车等待,切勿冒险行驶。
针对假期自驾游高峰,交通运输部门提醒民众谨慎驾驶,特别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进出城高速公路和热门景区国省道路,车流量大易引发拥堵和事故。长距离出行旅客需提前查询沿途充电加油站点情况,做好行程安排。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