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业发展近年来成绩斐然,在生产规模上持续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果园面积已突破1亿亩大关,年产量更是超过2.8亿吨。苹果、柑橘、梨、葡萄等主要水果品种的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目前,生产区域化布局已基本成型,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长江流域柑橘优势区等特色产业带相继建成,为市场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品种结构优化方面,我国通过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从国外引进了大量优良品种,还自主选育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更加科学合理,鲜食与加工品种的比例逐步优化,基本实现了水果的周年供应。与此同时,设施果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反季节水果的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给。
品质提升是近年来果业发展的突出亮点。随着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广泛推广和绿色生产理念的深入人心,水果的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绿色食品、有机水果的认证面积持续扩大,良好农业规范(GAP)得到广泛应用。果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的水果产品。
然而,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数字化人才短缺、中小农户技术接入难等问题成为制约果业互联网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果业将加速向智能化、品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那些能够率先适应互联网变革的果农和企业,将在这场转型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固守传统模式的从业者则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塬上果业项目负责人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思考,决定借助互联网力量推动转型升级。该企业以线下业务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展市场,利用小程序搭建线上商城,通过公众号进行品牌推广,并依托社群开展精准营销,最终实现“互联网化营销”的战略目标。这一举措不仅为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