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期间,不少旅客选择乘坐飞机出行。许多航空公司会建议旅客提前两小时到达机场办理值机手续,国际航班则建议提前三小时。尽管部分旅客可能认为这一要求过于严格,但背后有着重要的安全考量。
错过值机时间,即使旅客已经抵达机场并确信能在起飞前到达登机口,机场通常也不会予以通融。这并非不近人情,而是因为飞机起飞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一些步骤必须在旅客和行李数量确定后才能进行。例如,制作"舱单"就是一项关键任务。
据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飞行员需要将舱单数据输入飞机计算机系统,只有获得舱单后才能向塔台申请起飞许可。制作舱单时,配载部门需根据飞机型号、航程油耗、旅客数量(含重量)和行李重量等信息,精确计算飞机的载重平衡,确保重心处于安全范围内。这一计算必须在旅客和行李重量完全确定后才能完成,否则任何变动都需要重新测算。
载重平衡和重心位置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历史上曾发生多起因重心问题导致的空难。2002年中国北方航空6136号航班空难中,机舱起火后乘客向前舱聚集,导致飞机重心前移,最终头朝下坠入海面。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102号航班则因货舱货物移动导致重心后移,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据2016年研究数据,77%的飞行事故与飞机重心超出安全范围有关,其中57%导致致命后果。
那么,航空公司如何知道旅客和行李的重量呢?原来,他们采用估算方式。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对于"大客舱航空器",可使用旅客和行李的"标准平均重量"进行估算。例如,成年人的标准平均重量为75公斤(含衣物和手提行李),儿童为38公斤,婴儿为10公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如美国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达90.63公斤和77.47公斤(含服装和行李)。
为确保估算准确,航空公司对手提行李的尺寸和重量也作出限制,既是为了方便存放,也是为了防止行李过重影响重量计算。即使飞机未满员,航空公司也不会让乘客自由选座,以避免旅客集中在一侧或前后部,影响载重平衡。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也不会允许旅客随意更换座位。
尽管飞机通常在起飞前30分钟至1小时停止值机,但特殊情况仍可能发生。例如,已值机的旅客可能在免税店购物而延误登机。机场会播报旅客姓名提醒,但若仍未及时赶到,机长有权决定起飞。这种情况下,飞机不一定需要重新测算载重平衡,因为存在"最后一分钟修正"机制。
该机制允许在舱单制作完成后、起飞前对载重进行微调,包括燃油、机组人员、旅客和货物的调整。调整内容只需记录在舱单备注栏,并经机长和载重平衡人员确认签字即可。例如,A320-200机型最多可调整6名乘客或500公斤载荷。若调整超过限额,仍需重新测算载重平衡和制作舱单,这可能会耽误其他旅客的时间。
若人员到齐、货物装载完毕且舱门关闭,航路上无限制,飞机还可申请提前起飞。虽然条件较多,但旅客仍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因此,提醒旅客尽量提前到达机场,值机后注意登机时间,这既是对自己行程的负责,也是对其他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