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作为行业“四大家族”之一,ABB集团近日宣布将旗下机器人业务以53.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日本软银集团,同时放弃原定的独立上市计划。这笔交易预计在2026年中后期完成,但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并满足常规成交条件。
ABB机器人业务是全球装机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之一,2024年销售收入达23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12.1%。此前,ABB曾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动该业务独立上市,以提升业务专注度、优化资金分配并加强研发投入。然而,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本土厂商如越疆、埃斯顿等市场份额持续攀升的背景下,ABB最终选择调整战略方向。
ABB集团董事长Peter Voser表示,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对软银的收购提案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该报价充分反映了机器人业务部门的长期价值,并能为股东创造即时收益。交易完成后,ABB将聚焦电气化和自动化领域,业务结构调整为三大事业部。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机器人业务部门将被列为“非持续经营”项目,其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贝加莱)将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对这笔交易寄予厚望,称其为“物理AI”战略的关键一步。他指出,软银的下一个目标是融合超级人工智能(ASI)与机器人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ASI在孙正义的构想中,是远超人类智能一万倍的存在,其出现将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回顾孙正义的机器人投资史,其布局可追溯至十年前。2012年,软银以约1亿美元收购法国机器人公司Aldebaran,并成立软银机器人控股公司(SBRH)。2015年,基于Aldebaran技术的人形服务机器人Pepper正式推出,号称能“识别”人类情感,引发市场关注。阿里巴巴和富士康也曾参股SBRH,共占40%股份。Pepper自2015年6月起每月限量发售1000台,年底前均在一分钟内售罄,但因智能程度不足,最终销量惨淡,业务端于2021年裁员停产。
软银在机器人领域的另一笔重要投资是2017年收购波士顿动力。然而,连续注资后仍未实现盈利,软银于2021年将大部分股权转卖给现代汽车。同年,特斯拉发布通用机器人计划,2022年大语言模型兴起,机器人领域重新吸引资本关注。软银随即调整策略,2024年领投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并最终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孙正义的AI战略布局涵盖芯片、机器人、数据中心和能源四大领域。软银拥有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并收购芯片设计初创企业Ampere Computing。软银还联合OpenAI推出“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计划斥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AI基础设施。此次收购ABB机器人业务,被视为软银构建ASI生态链的重要环节。
对于此次合作,孙正义直言:“软银的下一个前沿是物理AI。与ABB机器人携手,我们将以共同愿景汇聚世界级技术和人才,融合超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推动开创性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