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挖角到融合:宝马“基因”注入,小米汽车欧洲征途再添底气

   时间:2025-10-11 13:57:0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汽车正通过全球人才战略加速技术升级,近期从德国宝马集团引入多位资深工程师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据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信息显示,原宝马座舱系统设计师里卡多·维埃拉·卡雷拉已于9月正式加入小米慕尼黑研发中心,担任高级整车工程师。这位在宝马服务4年多的技术专家,曾主导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其职业轨迹的转变折射出小米汽车全球化研发的战略布局。

自今年上半年在慕尼黑设立首个海外研发中心以来,小米汽车已形成独特的"技术猎取"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有7位宝马资深工程师加盟小米,其中4位具体身份已获确认。在整车开发领域,小米慕尼黑中心核心团队由三位宝马背景工程师组成:拥有劳斯莱斯项目经验的杜桑·萨拉奇担任欧洲研发整车负责人,具备赛车开发经验的鲁道夫·迪特里希和雅尼斯·赫尔维格分别出任技术总监和首席工程师,三人平均在宝马任职时长超过12年。

设计团队的国际化进程同样显著。8月,前宝马i系列设计主管凯·朗格以22年宝马设计经验为背书,正式出任小米汽车设计顾问。这位曾主导宝马i3、i8等新能源车型设计的资深设计师,与小米现任设计总经理李田原形成技术传承——李田原2016年调任宝马总部期间,曾参与iX车型外观设计工作。这种人才流动形成的"技术接力",正在重塑小米汽车的产品基因。

技术路径的趋同现象引发市场热议。小米YU7车型搭载的"天际屏"交互系统,与宝马2023年发布的"全景视域桥"概念存在显著技术共鸣。该系统通过环绕式座舱显示技术,实现导航、车辆状态、盲区影像的一体化呈现。尽管小米率先实现量产,但宝马在Vision Neue Klasse概念车上展示的"BMW全景iDrive"系统,经德国媒体实测显示在显示精度和交互逻辑上更具优势。这种技术演进的相似性,恰与小米研发团队中日益增多的宝马系工程师形成呼应。

人才战略的深层考量指向欧洲市场开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8月明确表示,计划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且不会针对当地市场开发全新车型,现有产品线将承担出海重任。这一决策面临显著挑战:欧洲消费者更偏好运动化调校的底盘系统,而国内市场主流需求侧重舒适性。这种产品定位差异,恰好与宝马工程师团队擅长的运动性能开发形成战略互补。小米欧洲研发中心通过整合宝马技术资源,正在构建适应欧洲市场的产品改造能力。

从吉利技术团队到宝马工程师集群,小米汽车的研发体系进化呈现清晰路径。初期借力吉利SEA架构技术团队完成基础能力建设后,现阶段通过引入宝马系工程师强化运动性能基因,这种技术演进轨迹与其全球市场布局形成战略协同。随着慕尼黑研发中心人才密度持续提升,小米汽车正在形成兼具中国制造效率与德系工程品质的独特竞争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