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春秋航空“抠门”哲学:低价策略背后,如何玩转民航盈利新赛道?

   时间:2025-10-14 06:33:2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国庆“超级黄金周”落下帷幕,这场持续八天的全民出行盛宴,既见证了旅游市场的火爆,也暴露了民航业的深层困境。作为全年最后一个长假,民众出行热情高涨,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然而,与表面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航空公司正陷入“旺丁不旺财”的怪圈——出行人次激增,盈利却持续低迷。

机票价格波动成为今年国庆的显著特征。2023年、2024年国庆期间,机票价格大幅跳水,不少旅客“未出发先亏损数千”,而2025年票价却逆势上涨。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国庆假期预售机票裸票价达804元,同比上涨9.2%。社交媒体上,蹲守降价却扑空的打工人无奈取消行程,提前购票的旅客则边吐槽边登机。尽管票价回升,但国内机票价格仍未达到盈亏平衡点,民航业整体仍困在“以价换量”的收益困境中。

在行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春秋航空凭借“极致低成本”模式脱颖而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合计营收超2300亿元,却集体亏损超47亿元;而春秋航空以11.69亿元净利润、超10%的净利润率稳坐“盈利王座”。其核心策略在于聚焦核心指标:航班利用率、客座率和成本控制。通过差异化运营,春秋航空红眼航班占比高,利用非黄金时段降低起降费用;直销渠道占比超90%,大幅削减分销成本;甚至取消免费餐食,将餐饮成本转化为利润。

取消免费餐食的决策,实则是春秋航空对成本与需求的精准把控。航协数据显示,2024年国航餐饮费用同比增长38.74%,东航、南航餐食相关费用分别达42.27亿元和44.06亿元,远超同期亏损额。若三大航效仿春秋航空,或可实现盈利。国外案例亦印证这一点:1987年美国航空从沙拉中减少一颗橄榄,年省4万美元;21世纪初西北航空取消免费椒盐饼干,年省200万美元。春秋航空的“抠门”策略,本质是通过服务减法换取价格优势。

民航业的困境,源于供需失衡与消费趋势的双重冲击。一方面,高铁的迅猛发展挤压了航空市场。数据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航线与高铁重合,后者凭借高效、便捷、准点等优势,成为中短途出行的首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价格极度敏感,黄金周期间人均出游消费911.04元,同比下降0.55%,为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游客宁可睡车里或搭帐篷,也不愿多花住宿费,这种消费降级趋势直接削弱了航空公司的定价权。

行业反内卷行动,进一步加剧了票价波动。2025年7月,民航局召开会议,部署整治“内卷式”竞争,指出过去两年航司为争夺市场份额,过度低价投放运力,导致“增收不增利”。随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倡导杜绝低于成本价倾销。然而,供过于求的根本问题未解,反内卷措施难以彻底扭转行业困境。在此背景下,春秋航空的灵活模式反而成为突破口。

低价商业模式的成功,在于精准契合消费降级趋势。春秋航空以“让乘客便宜地飞”为目标,通过规模化运营和成本控制实现盈利。2025年上半年,其净利润率达11.34%,接近全球巨头达美航空的水平。然而,过度压缩成本也引发争议。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春秋航空的投诉量达1.46万条,消费者抱怨“低价陷阱”——机票虽便宜,但餐食、行李托运等附加服务单卖,飞一趟成本可能高于其他航司。

民航业竞争格局的分散,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中国目前有41家客运航空公司,前四大航司市场份额仅47%;而美国客运市场仅10家左右航司,前四大占比达75%。短期来看,竞争手段难以彻底改变,全服务航司已开始降价抢客。春秋航空若想持续领跑,需在低价与服务间找到平衡点。其成功也为行业提供了启示:唯有通过创新、降本增效,才能赢得市场与消费者认可。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