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亚马逊FAR团队成果亮相:以宇树机器人展现人形机器人新技能与跨本体应用潜力

   时间:2025-10-14 08:13:3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机器人技术创新,不仅在仓储物流领域实现百万级机器人部署,更在具身智能领域展开前沿布局。这家以务实著称的企业,如今在机器人技术上展现出"硬核创新"与"场景革命"的双重特质。

仓储自动化是亚马逊机器人战略的基石。自2012年斥资7.75亿美元收购Kiva Systems后,其机器人舰队规模持续扩张,今年7月达成百万台部署里程碑。在遍布全球的配送中心,这些机械臂与移动货架机器人组成的"数字军团",已与人类员工形成1:1的作业配比。通过数百万小时的运营数据训练,亚马逊开发出首个多机器人协调模型DeepFleet,可精准预测机器人队列的移动轨迹,将仓储效率提升10%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与运营成本。

与特斯拉等企业追求技术激进突破不同,亚马逊始终秉持"问题导向"的创新哲学。其机器人研发体系覆盖机械结构、电机模组、控制系统到软件算法的全链条,所有核心组件均在自有工厂(Amazon Robotics Manufacturing Facility)完成设计制造。这种"垂直整合"模式确保了技术迭代与商业落地的无缝衔接,目前其机器人网络已支撑起全球最大规模的仓储物流体系。

在自动驾驶领域,亚马逊通过"自主研发+战略投资"构建双重布局。2020年全资收购的Zoox公司保持独立运营,在加州弗里蒙特拥有完整的车辆制造体系,从底盘架构到传感器系统均实现自研。与此同时,亚马逊还投资了Rivian、Aurora等自动卡车明星企业,并试点部署自动驾驶物流车Zoox,形成从干线运输到末端配送的全链路自动化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成为亚马逊技术演进的新焦点。针对仓储场景的高度重复性作业,其投资的Agility公司推出双足机器人Digit,已开始承担箱体搬运任务。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亚马逊正在测试第三方机器人接入系统,并支持Skild AI开发通用机器人模型。贝索斯个人投资的Figure公司,更以估值优势成为行业标杆。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强大的研发支撑。去年9月成立的Amazon AGI SF Lab与今年组建的前沿AI与机器人团队(FAR),在旧金山形成创新双核。这两个团队致力于打造机器人"基础模型",通过融合高层认知、语义理解与底层运动控制能力,推动机器人从机械执行向智能化演进。其最新成果OmniRetarget项目,成功实现人类动作到机器人技能的高效迁移,仅需少量强化学习即可完成复杂动作,包括攀爬箱体、跑酷跳跃甚至蹬墙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值得关注的是,这项突破性技术选择在宇树机器人平台上验证。由华人科学家Rocky Duan领衔的FAR团队中,六成核心成员为华裔科学家。该团队开发的策略模型具有跨本体适配能力,可应用于不同构型的机器人系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普适性。

项目详情及技术论文已通过开放平台发布:https://omniretarget.github.io/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