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SU7 Ultra成都事故致股价下跌,电子门锁与隐藏门把手安全受关注

   时间:2025-10-14 07:27: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场发生在成都天府大道的交通事故,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设计推上舆论风口。10月13日凌晨,一辆轿车在高速行驶中失控撞击中央绿化带后起火,驾驶人因救援人员无法及时打开车门不幸身亡。经检测,涉事司机涉嫌酒驾,但事故中暴露的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问题,引发行业对新能源车型应急安全机制的深度讨论。

现场监控视频显示,事故车辆以极快速度超越前车后突然失控,撞击后迅速起火。多名路人尝试用拳脚、灭火器破拆车门未果,消防人员最终使用电锯切割才进入车内,但驾驶人已无生命体征。网传涉事车型为小米SU7 Ultra,尽管小米汽车尚未正式确认,但该事件已导致其港股股价当日下跌7.28%,成交金额激增至平日2.6倍,连带部分新势力车企股价承压。

这并非小米汽车首次陷入安全争议。2025年9月,该公司曾因L2辅助驾驶系统存在极端场景安全隐患,宣布召回11.69万辆SU7标准版车型,通过OTA升级解决软件问题。而今年3月,安徽铜陵高速发生的一起SU7事故至今未公布调查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品牌安全性的质疑。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电子门锁设计在锁止状态下,外部人员无法直接开启车门,这一设计初衷是提升防盗性能。然而,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导致高压系统断电时,电子解锁功能可能失效,这是行业普遍面临的物理局限。他举例称,雷克萨斯等豪华品牌车型也曾出现类似情况,问题并非某个品牌的特有缺陷。

张翔特别提到,近一年上市的新车型中,部分厂商已在门板内侧增设隐藏式外置应急开关,但消费者普遍对此功能知之甚少。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因不熟悉应急结构而错失救援时机,暴露出行业标准缺失的问题。他建议,应通过法规强制统一应急开关的形态与标识,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外部人员能快速操作。

资本市场对事件的反应迅速。多家券商研报显示,部分小米汽车展厅出现退订咨询,预计10月至11月订单转化率将下降5%-10%。社交媒体上,“车门无法打开”“电池爆燃”等话题四小时内阅读量突破8亿次,负面情绪较此前铜陵事故更为集中。尽管小米财报显示汽车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0%,但品牌形象受损或影响其长期市场布局。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此次事故可能推迟小米汽车的出海计划。欧盟与英国GSR2法规均要求“事故后车门可无工具从外部开启”,若监管机构追加专项安全测试,小米原定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的节奏或延迟6至9个月。工信部计划自2026年起将“碰撞后自动解锁+机械应急开锁”纳入强制检验项目,小米等新势力品牌可能成为首批适用对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小米需尽快公布技术调查结果及改进方案,例如通过OTA升级优化门锁应急功能或启动针对性召回,以重建公众信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安全性能已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任何设计缺陷都可能对品牌造成长远影响。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