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奥体中心举办的万人演唱会现场,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AI系统「Co-Sight 2.0」成功应对了网络流量峰值挑战。这套基于超级智能体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精准预测与自动化调度,确保了数万观众同时使用移动设备时的网络稳定性。与传统运维模式不同,系统采用双智能体协同机制——规划智能体提前制定网络重路由策略,验证智能体实时监控执行效果,形成闭环控制。
该系统的技术突破性获得国际权威认可,在meta与Hugging Face联合发布的GAIA评测基准中,以87.04%的综合得分登顶全球榜单。这项覆盖12类核心能力的评测显示,Co-Sight 2.0在复杂任务规划、跨工具调用、多模态理解等维度表现卓越。其技术优势源于对传统智能体三大痛点的突破:解决垂直行业落地难题、提升信息检索效率、消除AI决策信任危机。
在杭州奥体中心与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实际应用中,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的「多智能体协同网络运维方案」已验证显著成效。前者实现运维人力投入减少30%,后者推动场景流量提升20%。该方案更荣获2025年GSMA Foundry网络效率优化大奖,为技术商业化提供有力背书。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智能体领域融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0%,但多数产品仍面临「能用不敢用」的困境。
Co-Sight 2.0的核心创新在于构建全链路可信计算框架。针对通信行业特有的认知断层与数据壁垒,系统设计五级可信信息架构:从多源异构数据感知层,到原子事实提取层转化非结构化日志,再经权威知识验证层剔除错误信息,最终通过逻辑自洽推理层生成可信决策。以网络故障处理为例,系统可自动关联BSS投诉与EMS基站告警,形成完整证据链,将工程师隐性经验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知识。
为解决传统AI线性推理的局限性,Co-Sight 2.0开发孪生推理引擎机制。在处理5G企业专线开通任务时,系统将复杂流程分解为DAG结构,识别核心网配置、承载网隧道建立等可并行子任务,实现效率提升与容错优化。多智能体子空间设计则通过规划Agent与行动Agent的分工协作,避免单一智能体「全能但不精」的缺陷,适配通信网络多厂商、多技术域的复杂环境。
针对工具调用与数据互通难题,系统打造「感知-决策-进化」飞轮。当发现厂商私有网管与统一告警平台存在数据孤岛时,AI可自动生成连接器工具打通链路。更突破性的是,系统支持工具自主优化与经验固化,所有进化过程均在安全验证体系内完成,形成持续迭代的正向循环。这种动态进化能力使系统既能解决当下工具失配问题,又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适应性。
为降低企业应用门槛,中兴通讯推出智能体工厂开发平台。该平台将复杂技术封装为模块化组件,提供「光缆中断应急处置」「VIP客户网络保障」等行业模板。企业用户通过拖拽式编排或自然语言定义,即可快速构建专属智能体应用,实现从技术发明到场景配置的转变。目前,平台已内置覆盖通信、制造、金融等领域的200余个标准化模块。
在生态建设方面,Co-Sight 2.0开源业界首个三层智能体交互协议Co-TAP。该协议包含人机协同协议(HAI)、多智能体协作协议(UAP)、知识共享协议(MEK)三大标准,分别规范任务分配接口、工作流交接规范、经验共享机制。通过GitHub开放的代码库与协议文档,开发者可获取系统核心组件与交互标准,为构建开放智能体生态奠定技术基础。
当前,Co-Sight超级智能体及其交互协议已在GitHub平台开放下载。项目开源地址与协议开源地址的公布,标志着中兴通讯在推动智能体技术标准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随着协同化、可信化趋势深化,智能体技术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应用,而掌握核心技术与生态主导权的企业,将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