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行业正经历新一轮变局。在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头部企业占据60%市场份额的背景下,西藏水资源、润田、泉阳泉等二线品牌正通过战略调整寻求突破。这场市场重构不仅关乎企业存亡,更将决定未来中国瓶装水市场的终极格局。
西藏水资源(01115.HK)的转型颇具代表性。这家曾因高铁渠道声名鹊起的企业,在2015年失去中铁总订单后业绩持续下滑,甚至跨界推出青稞啤酒试图自救。然而啤酒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其连续亏损,最终迫使公司回归主业。2025年上半年,其5100矿泉水销量同比增长54.1%,带动整体收入增长21.4%。公司随即宣布更名为"5100藏冰川有限公司",将战略重心彻底转向瓶装水业务。
江西老牌企业润田则选择资本运作路径。通过注入国旅联合(600358.SH)实现曲线上市,这家在省内占据六成市场份额的区域龙头,正试图突破地域限制。其发展轨迹与A股"矿泉水第一股"泉阳泉(600189.SH)异曲同工——后者通过收购吉林森工矿泉水业务完成转型,近年持续拓展北京及华中市场,2025年上半年饮品业务净利润增长10.02%。
市场分层为二线品牌提供了生存空间。不同于啤酒行业CR5超90%的集中度,瓶装水市场因水资源地域性特征明显,形成了独特的竞争生态。以矿泉水定位的泉阳泉毛利率达4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价值差异促使企业聚焦高端市场,5100矿泉水凭借"西藏好水"概念,今年收入同比增长117.6%。
头部企业的扩张加剧了行业洗牌。农夫山泉2024年推出绿瓶纯净水直指怡宝、娃哈哈核心市场,2025年又在西藏布局新水源地,对5100形成直接威胁。华润饮料同步推出加林山大包装水和高端怡宝露,娃哈哈则通过分化娃小宗、娃小智等子品牌构建防御体系。价格战随之升级,天然水均价从2元跌至1元,矿泉水从3元以上压至2元区间。
新渠道崛起成为改变格局的关键变量。中石油、航空公司等特殊渠道帮助5100实现泛全国化布局,泉阳泉则通过与湖北黄商、河南百信等区域连锁合作拓展华中市场。这种"根据地+新渠道"的组合策略,使二线品牌在巨头夹击中觅得生机。2024年润田营业收入增长9.39%,显示出区域龙头的韧性。
行业整合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参照啤酒市场发展轨迹,瓶装水行业CR10可能达到90%以上,这意味着现有二线品牌正在争夺最后的入场券。水源地控制、渠道精细化运作、品牌价值提升成为决胜要素。当农夫山泉在念青唐古拉山建厂时,5100的"西藏认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中,每个参与者都在重新校准战略坐标。从产品定位到渠道布局,从资本运作到品牌塑造,中国瓶装水市场正经历着比啤酒行业更复杂的生态演变。当CR5市场份额突破60%后,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