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 Compute Summit 2025美国圣何塞会场,英特尔正式揭开其下一代数据中心AI芯片“新月岛”(Crescent Island)的神秘面纱。这款由首席技术官萨钦·卡蒂(Sachin Katti)发布的芯片,计划于2026年投入市场,被视为英特尔重返AI芯片竞争的核心武器。
与追求训练巨型模型的传统GPU不同,“新月岛”将战略重心转向AI模型的推理阶段——即AI完成训练后,在实际应用中执行文本生成、图像识别或语音处理等任务时的计算需求。卡蒂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最优的每美元性能和token经济性,让AI推理更高效、更经济。”
技术层面,“新月岛”采用160GB显存配置,虽未使用高带宽内存(HBM),但通过能效优化算法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更高的“每瓦推理性能”。其架构基于英特尔现有消费级GPU改进,既降低了开发成本,又支持与其他厂商芯片的协同工作,形成开放生态。
当前,全球AI算力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自ChatGPT引发需求爆发后,英伟达凭借训练芯片占据主导地位,AMD则以高性能产品快速崛起,而英特尔此前通过Gaudi和Falcon Shores系列的尝试,因架构复杂和生态滞后未能取得突破。此次“新月岛”的推出,标志着英特尔调整战略方向:不再追求“全场景覆盖”,而是聚焦推理环节的能效优化,试图在云服务市场开辟新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上月宣布以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持有约4%股份,成为其重要战略伙伴。双方计划联合开发面向PC和数据中心的混合芯片,这一合作不仅为英特尔注入资金,更通过生态背书为其市场回归提供支持。卡蒂对此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英特尔CPU成为每个AI系统的核心组件,即使GPU市场暂时由他人主导。”
从市场定位看,“新月岛”并未直接对标英伟达H200或AMD MI450,而是瞄准云推理任务的能效需求。数据显示,数据中心90%的长期运营成本来自推理环节,而非训练阶段。每次用户调用ChatGPT或Copilot等AI服务,背后都是高能耗的推理计算。因此,能效优化直接关联成本节省,成为云服务商的核心诉求。
英特尔宣布,从“新月岛”开始,公司将启动年度更新计划,每年推出新一代数据中心AI芯片,与AMD、英伟达的迭代节奏保持同步。这一策略表明,英特尔已做好长期参与AI硬件竞赛的准备。
在AI产业面临能耗危机的背景下,“新月岛”的能效导向或成为其突围关键。当英伟达主打“算力优势”、AMD强调“速度表现”时,英特尔选择以“节能”为突破口,试图在AI商业化规模最大的推理市场重新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