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海慧丰科技园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屹锂全固态电池项目落地仪式暨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宝山区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更是其推进“北转型”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典范,屹锂新能源自2021年5月17日成立以来,便致力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汇聚了材料科学、电化学、电气工程及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团队。
在电池材料方面,屹锂新能源取得了显著突破。其自主研发的电解质材料电导率高达17mS/cm,这一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和一线整车厂商的核心产品中,成为它们固态电解质材料的主要供应商。
固态电池的生产上,屹锂新能源同样展现出强劲实力。其全资子公司江西屹锂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500M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已正式投产,实现了3C类全固态电池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快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步伐,屹锂新能源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规划。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投入7亿元用于电池产线建设,构建起总产能达2GWh的电池生产线。同时,在电解质生产方面,公司将实现年产十吨级的规模化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上,硫化物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与氧化物和聚合物相比,硫化物在室温下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同时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延展性,因此被视为最理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当前,头部厂商纷纷向硫化物路线聚焦,以期在新能源领域占据先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明确表示,当前应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他还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图:2025至2027年,以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主;2027至2030年,以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主;2030年以后,则以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主。这一路线图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屹锂科技在2024年5月还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建立了研发及中试基地。该基地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更安全、更高能”的新一代锂电池,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年产能2GWh以上、良品率超95%的目标。这将为屹锂新能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