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逐渐普及的当下,电池的耐用性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毕竟,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辆的使用体验和成本。近日,一位车主老周的经历,或许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老周的电动车已经陪伴她走过了8个年头,行驶里程达到15万公里。当她带着车辆去保养时,技师给出的检测结果让她颇感意外——电池实际容量仍保持在八成以上。这与许多人口中“电动车三年就衰减过半”的说法大相径庭。
老周坦言,自己的用车习惯并不算精细。夏天车辆暴晒后,她会直接开启空调;冬天零下几度的低温,她也照常开车通勤。充电方面,她通常等到电量剩余二三十时才充电,偶尔因急事使用快充,从未刻意进行过电池养护。然而,就是这样“糙”的使用方式,电池却表现出了超出预期的耐用性。
与老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车主。他的车仅使用了5年,电池衰减就已接近七成。细问之下,原因逐渐浮出水面:由于没有固定车位,他每天都在路边的快充站充电,且车辆长期暴露在露天停车场,夏季高温暴晒五六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技师透露,高温环境会加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长期快充也比慢充对电池的损伤更大,这位车主的情况正是典型的“不当使用”。
事实上,电池寿命与使用环境的关系早已被研究证实。冬季低温时,电池续航下降通常是暂时的,温度回升后性能即可恢复。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电池的损耗则是不可逆的。老周所在的小区配备地下车位,车辆免受日晒雨淋,这或许是她电池耐用的关键因素。
关于电池质保,老周也有亲身经历。前年冬天,她的车突然无法充电,经4S店检测为电芯故障。由于车辆仍在“8年15万公里”的质保期内,她顺利免费更换了新电池组。不过她也提醒,质保条款通常规定电池衰减至70%以下才可更换,并非一有衰减就能享受服务。
当被问及“电动车开10年是否还能用”时,老周表示,这取决于使用场景。她计划再开两年,即使届时电池衰减至七成,市区通勤也完全够用,只是需要更频繁地充电。但如果是经常跑长途的用户,则需要谨慎考虑,毕竟半路没电的麻烦谁都不想遇到。
在充电习惯方面,也存在不少误区。许多人认为电池必须用到彻底没电再充电,但实际上,技师建议电量低于20%时就应及时充电,过度放电对电池的损伤远大于过度充电。这一观点让不少车主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的“榨干式”充电方式并不科学。
从老周的经历不难看出,电池寿命并非一个固定数值。有人开8年电池依然如新,有人仅用5年就衰减严重,用车习惯和停车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正如老周所说:“车跟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少给你添麻烦。”
你身边是否有开了多年的电动车?它们的电池衰减情况如何?不同品牌的电池耐用性是否真的存在差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