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行业近日爆出重大商业纠纷,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新立”)以技术秘密被侵犯为由,将三名前高管及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燕钢”)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13.1亿元。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根据云南新立提交的诉讼材料,涉案技术秘密涉及该公司引进的大型氯化钛白粉生产线建设工艺及核心生产技术。这些技术自引进以来,公司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原告方指出,被告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三人曾在公司担任重要管理或技术岗位,其中刘建良曾任公司董事长,并主导氯化钛白技术创新团队。
诉讼文件显示,2019年下半年,江书安、赵泽权先后入职河北燕钢关联企业,随后利用掌握的技术秘密参与氯化钛白粉生产线规划、设计及建设。云南新立认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使用相关技术,销毁载有技术秘密的资料,并在全国性媒体刊登道歉声明,同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共计13.1亿元。
案件背景显示,2022年云南新立已就同一事项向云南省禄丰市公安局提起刑事控告,公安机关随即立案侦查。2025年5月15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三名前员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一案,但截至目前尚未宣判。
作为被告之一的刘建良,其职业经历备受关注。公开资料显示,这位正高级工程师自1993年从中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单位任职。2015年6月起担任云南新立董事长,在职期间带领团队获得“云南省创新团队”认定,并推动公司引进多项国外先进技术,取得200多项专利。
河北燕钢在钛白粉领域的布局引发行业关注。据河北日报2022年初报道,该公司控股的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正在曹妃甸南堡开发区建设年产10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总投资160亿元,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两条年产8万吨生产线,配套建设钛渣和人造金红石装置,预计年销售收入达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龙佰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商,近年来面临业绩增长压力。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06.17亿元增长至275.39亿元,但增速已从45.56%降至2.78%;同期归母净利润由46.76亿元降至21.6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钛白粉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68%,毛利率较上年减少6.40个百分点。
行业分析指出,河北燕钢大规模项目的推进可能加剧市场竞争。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实现部分产能投产,32万吨生产线正在安装设备。若全部产能释放,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可能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空间。
截至最新数据,龙佰集团市值较巅峰时期已缩水超过500亿元。公司管理层在近期财报中承认,钛白粉行业正面临供给宽松、价格竞争加剧的局面,全行业利润受到持续挤压。此次技术侵权诉讼的结果,或将对公司未来技术保护和市场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