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小米集团掌舵人雷军以"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小米汽车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蓝图。作为科技企业跨界造车的典型代表,小米通过构建覆盖移动终端、智能家居与智能汽车的生态闭环,正在重新定义未来出行方式。
经过四年半的研发积累与一年半的市场验证,小米汽车已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交付量突破40万辆大关。这一数据不仅远超行业预期,更印证了其电动化战略的阶段性成功。雷军特别强调,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基础建设转向智能化深度竞争,小米YU7车型的研发便是典型例证——该车型采用全系统一智能配置方案,仅首期辅助驾驶研发投入即达57.9亿元,通过全栈自研算法与海量真实路况数据训练,实现了辅助驾驶安全性的指数级提升。
在技术创新层面,雷军将AI大模型视为撬动产业变革的关键支点。通过将深度学习算法与车载传感器深度融合,小米汽车正在构建具备持续进化能力的智能驾驶系统。这种技术路线不仅使车辆具备更精准的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更通过生态算力共享机制,将智能家居的语音交互、移动设备的场景感知等能力无缝延伸至车载空间,创造出"移动生活第三空间"的全新体验。
产业竞争格局方面,小米依托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积淀,正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其"人车家"生态体系通过统一协议标准,实现了设备间的无感连接与数据互通,用户可在车内远程操控家居设备,或根据出行场景自动调节车内环境参数。这种跨终端的协同创新,正在重塑汽车产品的价值定义——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智能生活枢纽。
面对智能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行业正面临多重考验。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算法模型的持续优化、人机交互的自然度提升等课题,都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间寻求平衡。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既需要突破传感器融合、决策规划等核心技术瓶颈,也要建立适应新型交通模式的法规标准体系。
当前,车联网技术的演进正在催生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实时交互,交通效率提升与事故率降低的双重效益日益显现。而随着5G-V2X技术的普及,汽车将真正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不仅能够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更可通过车路协同系统参与城市交通管理。这场由智能化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重新划分汽车行业的竞争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