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贵安综合保税区卡口处,两辆崭新的纯电动旅游大巴缓缓驶出,迎着微风开启了一段跨越千里的旅程。五天后,这批价值150万元的“贵州造”大巴将抵达西藏吉隆口岸,完成对尼泊尔客商的交付。这是贵州制造新能源汽车首次进入尼泊尔市场,标志着当地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是我们今年以来发往尼泊尔的第三批整车。”贵州鸿途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柯黎站在发运现场介绍。自今年4月在贵安综合保税区落地以来,这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进出口的企业已累计向尼泊尔出口32辆新能源整车。公司正着力构建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体系,预计年出口额将突破2000万元,为贵安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针对尼泊尔多山地的地理特点,这批大巴进行了多项定制化设计。柯黎俯身指向车辆底部:“底盘经过加高处理,能更好适应崎岖山路。”车身采用全承载骨架结构并经过整体电泳处理,可有效抵御南亚潮湿气候的侵蚀。车辆搭载的高效永磁同步电驱动系统配合磷酸铁锂电池,确保在陡峭山路行驶时依然动力充沛。“360kw的电机功率让最大爬坡度超过25%,在尼泊尔的山路上行驶完全不成问题。”
车厢内部的设计同样体现人性化考量。气囊减震的司机座椅旁,每个乘客座位都配备了双充电接口。“考虑到尼泊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我们特别强化了车辆的舒适性和实用性。”柯黎轻拍车身笑道。从动力系统到内饰配置,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国制造的精湛工艺。
据贵安综合保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从贵安新区经西藏吉隆口岸通往南亚的新物流线路,是综保区跨境物流公路卡班“2向3线”体系的延伸。未来将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贵安至南亚的卡班通道。“这相当于为黔货出海增添了新翅膀,我们将持续拓宽对外通道,推动更多‘贵州造’‘贵安造’产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