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探访哈飞:“6C质量管理模式”领航,创新数智党建共筑质量强企路

   时间:2025-10-22 06:53:5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航空工业哈飞(简称哈飞)近日因“6C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为东北地区航空制造领域质量创新的标杆企业。这一模式以“大质量控制”与“大质量成本”双核驱动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国产航空装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在哈飞某厂房内,清晨的会议桌上,型号生产线各站位长正围绕“质量门”管理优化展开讨论。这场高效的头脑风暴,正是哈飞“6C质量管理模式”全流程预防思维的缩影。该模式以国家战略安全需求、用户需求及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大质量控制”与“大质量成本”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研发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哈飞质量适航部部长蒋大明介绍,这一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创新发展、组织效益、质量提升和品牌影响的综合实力上。例如,AC312E“吉祥鸟”直升机创造了国产民机高原索降海拔4600米的纪录,运12系列飞机获得多国型号合格证,实现国产飞机国际适航认证“零”的突破。今年,AC332直升机更是在7000米高度完成空中再启动适航验证试飞,并首次实现国产双发直升机高原自转着陆。

在“大质量控制”维度,哈飞依托新时代人才管理体系,实施“530龙腾计划”,将三支队伍骨干人才比例提升至32%。科技创新方面,突破机器人自动制孔、大部件精准装配等关键技术,斩获科技进步特等奖。数智化升级方面,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形成研发、复合材料制造、数智航空集成制造三大核心能力。全寿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以“7×24小时”机制完成近百项国内外重大任务,集成供应链管理体系则通过机载集成交付中心构建起安全稳定的供应链。

质量成本管理是“6C模式”的另一大支柱。哈飞创新提出“在损失成本中找问题,在预防和鉴定成本中找机会”的管理思路,通过增强预防成本、优化鉴定成本、降低损失成本,实现质量水平与效益的双提升。例如,车间入口的“质量奖惩红黑榜”通过质量积分制,将“质量门”管理理念深入落实到生产一线。

技术创新是哈飞质量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科技信息与标准化部部长侯洋表示,企业攻克了低噪声高性能旋翼气动外形设计技术,突破海洋环境下金属结构腐蚀防护设计等技术瓶颈,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维护成本。在复合材料制造领域,掌握共固化结构主桨叶智能制造、桨叶修理及钛合金中央件加工等国内领先技术,自动铺放、热隔膜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党建引领是哈飞质量管理的“红色引擎”。通过“党支部建在生产线、党小组设在一线班组”的组织架构,实现质量教育进支部、进科室、进岗位。质量指标纳入党建考核,促进责任清单落地;党员质量攻坚团队解决瓶颈问题,例如通过工艺分离面优化,使生产线装配速率提升30%,产品及工装运转速率提升50%。质量先优模范和党员先锋的故事,进一步激活了全员质量意识。

人才是质量强企的基础。哈飞通过“五大工程”构建人才梯队:专项技术领域博士人才引进、特聘专家岗位创新课题研究、关键核心人才继续教育及现场工程师培育等措施,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能力提升的人才队伍。例如,职工秦世俊针对某机型零件关键件升力系统配合面精度问题,通过反复分析历史数据、调整工装参数,最终实现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100%,生产效率提高近3倍。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