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启用,首颗完全在雄安新区制造的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顺利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雄安新区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实现从零到一的跨越,为构建完整产业链奠定基础。
作为雄安新区重点引进的商业航天企业,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初落户新区。这家专注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研发制造的企业,从注册到投产仅用时一年,创造了商业航天领域的“雄安速度”。企业负责人透露,这一高效进程得益于新区在行政审批、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环节提供的全程服务。
新落成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堪称行业标杆。这座专为企业定制的高标准厂房采用双层结构设计,首层层高达13.5米,配备近9米高的智能卷帘门系统,可满足卫星整体装配和整机转运的特殊需求。基地集成了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功能,为卫星制造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雄安一号”作为首颗“雄安造”卫星,搭载了三项突破性技术:采用“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运算能力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配备“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能源转换效率提高40%;集成“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动力效率提升25%。这些创新技术将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发展。
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部,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自动化装配线。据介绍,该基地年产能可达50颗卫星,未来将重点服务国家卫星星座建设计划。行业专家指出,雄安新区通过打造专业化的卫星制造平台,正在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有望成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