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高等级奖项技术分享会在重庆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八届七次会议审议,共授予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7项、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1项,同时表彰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4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6人,并颁发创新团队奖(零部件)1个。
本年度获奖项目聚焦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电动底盘、混合动力及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更标志着产业进入转型升级与全面重塑的关键阶段。科技奖励机制通过引导前瞻性、基础性研究,激励行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颠覆性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供动力。
创新团队奖(零部件)由孔辉科技乘用车智能悬架系统团队摘得。该团队深耕智能底盘领域十余年,承袭郭院士“为民族汽车科技腾飞不懈努力”的精神,成功实现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及双腔空簧的国内首发,并自主研发闭式系统阀泵、主动稳定杆、电控减振器和线控主动悬架等核心技术。其成果打破了国外巨头在高端电控悬架领域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垄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在底盘核心系统上实现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可控”的跨越,为民族汽车工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大会期间,高等级奖项技术分享会成为焦点。分享环节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开国主持,浙江孔辉汽车科技董事长郭川、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雷剑梅、长城汽车动力首席科学家陈晓峰、清华大学张俊智教授、长安汽车刘斌副总经理等嘉宾,围绕智能悬架、智能测试、混合动力等前沿方向,分享了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的创新实践。李开国表示,这些分享集中展现了汽车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突破精神,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创新启示。
颁奖环节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名誉理事长李骏院士等领导分别为特等奖、一等奖项目代表颁奖;管欣、余卓平、廉玉波、赵祥模等副理事长分别为二等奖、三等奖项目代表颁奖;张晓宇、杨彦鼎等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成员与三等奖代表合影;赵福全、陈龙等副理事长分别为青年科技奖、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颁奖。系列活动全面展现了我国汽车产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厚积累与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