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谷歌量子计算迎重大进展:量子回声算法可验证,登Nature封面

   时间:2025-10-23 11:48:2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谷歌公司近日宣布,其研发的量子回声算法在Willow量子芯片上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完成对原子相互作用问题的计算任务。该算法在数小时内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Frontier需约3.2年才能完成的运算,速度提升达13000倍。这项成果不仅创造了量子计算领域的性能纪录,更首次实现了可验证的量子优势,相关研究已登上《自然》杂志封面。

量子回声算法的核心在于测量一种新型量子可观测量——OTOC(非时序关联函数)。这类高阶可观测量能够精确描述量子系统的混沌特性,其计算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与传统比特串不同,量子期望值(如电流、磁化强度等物理量)在不同量子计算机上运行均能保持一致,为算法验证提供了科学基础。

这项突破建立在谷歌长达六年的技术积累之上。2019年,该公司曾展示量子计算机解决经典计算机需数千年完成问题的能力。2024年底,新一代Willow芯片通过随机电路采样基准测试,成功攻克困扰量子计算领域近三十年的误差抑制难题。此次量子回声算法的实现,标志着谷歌量子计算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

研究团队由谷歌量子AI实验室主导,联合DeepMin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达特茅斯学院等机构共同完成。新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谷歌量子AI实验室硬件首席科学家Michel Devoret也参与了该项目。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信号扰动实验,在Willow芯片的105个量子比特阵列上实现了量子回声的精确测量。

该算法的运作机制类似精密的回声实验:研究人员向量子系统发送特定信号,扰动单个量子比特后,精确反转信号演化过程以捕捉量子回声。由于量子波的相长干涉效应,测量结果具有超高灵敏度。实验数据显示,信号重叠程度能够清晰反映扰动在量子芯片上的扩散轨迹,为量子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与传统计算方式相比,量子回声算法展现出独特优势。在模拟分子结构实验中,研究团队对包含15个原子和28个原子的两个分子进行计算,结果与传统核磁共振(NMR)数据完全吻合,同时获得了常规方法无法获取的额外信息。这种增强的NMR技术有望成为药物研发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革命性工具。

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指出,Willow芯片首次实现了可验证的量子优势。该算法不仅能够解释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其计算结果还可通过其他量子计算机重复验证。这项突破为量子计算在药物研发、材料表征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着量子计算从理论验证转向工程实践的重要转折。

实验表明,量子计算机在模拟量子力学现象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通过增强型NMR技术,科学家可以更精确地观测分子结构与动力学特征,这对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开发新型材料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团队比喻,这项技术如同创造了一台"量子显微镜",能够观测传统手段无法捕捉的自然现象,为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开辟新的研究维度。

此次突破的关键在于Willow芯片的硬件进步。该芯片不仅通过随机电路采样测试证明了其强大性能,更在量子回声算法中展现出处理复杂物理系统的能力。要实现这种高精度计算,量子硬件必须同时具备极低误差率和高速运算能力,这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可验证量子优势的实现,量子计算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研究团队开发的量子回声算法,为模拟原子与粒子相互作用提供了全新范式。这种技术进步不仅将推动基础科学研究,更可能在生物技术、太阳能开发和核聚变研究等领域催生重大突破,开启量子计算改变产业格局的新时代。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