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解读小米汽车严苛路测:SU7、YU7超长里程验证,以测试实力重塑行业品质标杆​

   时间:2025-11-05 06:34:0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汽车近期因高强度测试活动引发行业热议。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视频公开SU7与YU7两款车型的研发验证体系,透露其投入数百辆测试车、累计数千万公里的实测数据,强调“质量优先”的造车理念。这一动作不仅展现小米对产品可靠性的重视,更被视为可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测试标准升级的信号。

据雷军介绍,小米汽车构建了覆盖“高温、高寒、高原”的极端环境测试体系。在黑龙江黑河的冬季测试中,工程师重点验证车辆在零下30℃环境下的低温启动性能、电池续航衰减率及除霜效率;新疆吐鲁番的夏季测试则聚焦50℃以上高温中空调制冷效果、材料耐老化性等指标;西藏帕米尔高原的测试则针对发动机动力稳定性及电子系统在低氧环境下的可靠性。雷军透露,他每年至少两次亲自参与实地测试,驾驶样车完成数百公里路况验证,确保产品上市前达到“零缺陷”标准。截至2025年10月,SU7项目累计投入727辆测试车,完成1300万公里道路实测;YU7项目动用664辆测试车,实测里程突破850万公里,其中冬季高速测试中,YU7在1310公里连续行驶中保持平均时速超100公里,全程仅需两次补能,续航达成率领先行业。

小米汽车的测试策略采用“全场景覆盖+深度技术验证”双轨模式。除基础性能测试外,团队针对NVH噪声控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响应速度等细分领域开展专项攻关。例如,SU7 Ultra赛道版开发过程中,工程师模拟全球10条知名赛道路况,优化悬挂系统与动力输出曲线,最终实现1分28秒的圈速成绩;YU7项目则选择青藏高原等复杂地形进行长期路测,公开测试车行驶轨迹的做法被业界视为“对产品自信的直观表达”。

测试数据的积累直接转化为技术优势。小米自主研发的智能座舱系统在极端温差环境下仍能保持流畅操作,自动驾驶算法通过海量真实路况训练,对复杂交通场景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3%。这些技术突破是否能帮助小米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建立壁垒,仍需市场检验。但可以明确的是,小米YU7路测覆盖全国296个城市,超649万公里的严苛验证,不仅提升了车辆可靠性,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安全、更舒适的驾乘体验。雷军强调:“测试里程不是数字游戏,每公里都承载着用户安全与体验的承诺。”这种对测试的极致追求,或将推动行业重新定义准入标准。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