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域即将迎来一项突破性进展——NVIDIA的H100 GPU将首次进入太空运行。AI公司Crusoe与战略合作伙伴Starcloud共同宣布,计划通过部署在卫星上的数据中心,打造全球首个太空公共云服务,为地外AI计算开辟新路径。
根据合作方案,Crusoe Cloud服务将搭载于Starcloud公司研发的AI数据中心卫星,核心计算单元采用NVIDIA最新款H100 GPU。双方宣称,该系统的AI算力较现有太空计算设备提升100倍,可满足复杂模型训练与实时推理需求。这一突破得益于太空环境的独特优势:卫星轨道上的太阳能资源不受大气衰减影响,能够提供近乎无限且成本低廉的清洁能源。
能源成本优势成为项目核心卖点。据测算,综合考虑发射与运维成本,太空数据中心的单位算力能耗支出仅为地面设施的十分之一。大规模太阳能阵列的部署无需占用土地资源,且运行过程不会对地球能源网络产生任何负担。这种模式为解决算力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矛盾提供了全新思路。
针对GPU散热这一技术难题,项目团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利用深空真空环境实现被动散热。Starcloud工程师指出,真空环境可替代传统液冷或风冷系统,通过热辐射直接将热量消散至太空,彻底规避地球数据中心面临的热对流限制。这一设计显著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与维护成本。
项目实施分三阶段推进:2025年11月,Starcloud将率先发射搭载H100的试验卫星;2026年底,Crusoe完成云服务平台的太空部署;至2027年初,全球用户将首次获得来自近地轨道的GPU算力服务。该计划若成功实施,将重构云计算产业格局,使太空成为继陆地、海洋之后的第三大算力基础设施部署空间。
业内专家分析,此项目标志着商业航天与AI产业的深度融合。太空数据中心不仅可服务地面用户,未来更可能支持月球基地、深空探测等空间任务的实时数据处理需求。随着发射成本持续下降与技术成熟度提升,地外算力基础设施有望开启万亿级新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