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省份相继推出深化改革新举措,以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改革措施聚焦国有“三资”管理优化,通过并购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旨在实现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多重目标。
安徽省率先发布《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提出全省国有资源、资产、资金“一盘棋”管理。该方案旨在打破部门、行业和层级壁垒,推动国有“三资”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使用效率,安徽试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深圳市则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出台《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辖区上市公司总市值要突破20万亿元,并培育20家千亿市值企业。为实现这一目标,深圳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计划三年内完成超200单并购项目,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这种以资本赋能实体的路径,被视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
湖北省的改革思路与安徽、深圳不谋而合。该省提出“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的改革方向,并明确“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的四种处置方式。以长江存储为例,其母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形成国有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和员工持股的多元结构,估值超2000亿元。这一案例被视为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企业上市奠定基础,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河南省的改革动作同样引人注目。9月25日,该省宣布对河南能源集团和平煤神马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涉及5家上市公司。重组后,新集团总资产超5000亿元,员工近30万人。尽管部分被重组企业当前处于亏损状态,但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有望减少内耗、提升效率。例如,合并前各企业在煤炭、化工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合并后可通过统一调配资源,避免无序竞争,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这些改革举措的共同点在于,通过金融手段盘活国有资产,实现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上海证券报分析指出,河南能源与平煤神马的合并,是应对行业困境、化解债务风险的必然选择。重组后,企业可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同时保障近30万员工的就业稳定,这对维护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从安徽到深圳,从湖北到河南,各地改革实践表明,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本效率,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企业转型升级,更在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未来或将有更多地区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