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新一轮格局调整。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上汽集团在9月实现整车销售43.97万辆,以40.39%的同比增速重返月度销量榜首,同期比亚迪销量为39.62万辆。这场看似简单的排名更替背后,折射出传统车企与新能源势力在转型赛道上的深层博弈。
支撑上汽集团登顶的关键力量来自合资板块的强势复苏。上汽通用9月销量同比激增124.38%至4.94万辆,其中别克至境L7增程轿车以16.99万元的定价引发市场震动。这款由本土团队主导开发的车型,标志着合资品牌开始深度参与新能源市场竞争。上汽大众同期实现9.4万辆销量,凌渡L上市首月即突破5000辆订单,途观L Pro等Pro家族车型通过搭载高快NOA功能完成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领域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上汽大众上半年密集推出ID.系列改款车型,但新能源销量占比仍显薄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自主板块的积极转型,MG品牌通过战略调整实现9.37万辆月销,同比增长72.36%。其8月推出的全新MG4电动汽车凭借CTB电池一体化技术和半固态电池应用,预售24天斩获4.5万辆订单。荣威品牌则以8.58万元起售的M7 DMH新能源轿车切入B级市场,带动整体新能源销量增长56%。
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带来隐忧。行业分析师指出,上汽自主板块虽已摆脱对合资品牌的依赖,但盈利能力仍待提升。全新MG4和荣威M7等走量车型的毛利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能否通过规模效应改善盈利状况成为关键考验。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汽尚未建立起与比亚迪相抗衡的技术标签,在高端市场的突破仍显乏力。
新兴品牌阵营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智己汽车9月销量同比增长77.04%至1.1万辆,但其市场声量与头部新势力存在差距。新一代LS6增程版车型凭借450公里纯电续航里程吸引传统燃油车用户转化,北方市场订单占比超过预期。不过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仍需经历市场检验,其表现将直接影响智己品牌的高端化进程。
华为赋能的尚界品牌成为最大变量。这个定位15万元级市场的智能电动品牌,在预售阶段即创下16万辆小订纪录。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搭载的华为ADS4.0高阶智驾系统,使该车成为20万元内首款具备城市领航功能的车型。为保障交付能力,上汽已投入60亿元建设临港生产基地,并组建超5000人专项团队。但渠道建设方面仍存挑战,如何将豪华品牌经销商转化为有效销售网络需要时间验证。
这场销量竞赛背后,是汽车产业转型期的深层变革。合资品牌通过本土化研发和智能化升级重获市场认可,自主品牌则在新能源赛道展开差异化竞争。当价格战逐渐触及利润红线,技术积累与品牌溢价能力将成为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要素。上汽集团的暂时领先,既展现传统车企的转型韧性,也暴露出其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的短板,这场马拉松式的竞争远未到终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