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边缘AI浪潮奔涌,Arm以软硬协同生态为物联网创新加速赋能

   时间:2025-11-01 00:37:0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至各类终端设备,AI应用正从云端向边缘和终端侧快速迁移。据市场研究机构SHD Group预测,到2030年,边缘AI专用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这种技术迁移不仅带来了更低的延迟、更高的能效和更强的数据安全性,同时也对硬件架构和软件生态提出了全新挑战。

在工业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等终端设备领域,本地化AI处理能力正成为核心竞争力。这些设备通过在本地运行复杂视觉算法和AI模型,显著降低了数据传输延迟和运营成本。然而,随着设备端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数据安全防护已成为关乎行业存续的关键问题。物联网厂商迫切需要兼具高性能、低功耗和强安全性的新型计算架构,以支撑下一代智能设备的创新开发。

作为计算架构领域的领军企业,Arm公司近期在边缘AI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二月,该公司推出全球首个专为物联网边缘AI优化的Armv9计算平台,该平台现已通过Arm Flexible Access技术授权模式向全球开发者开放。这一创新架构整合了增强的Neon和SVE2向量处理单元,使Cortex-A320处理器的机器学习性能较前代提升最高达10倍,标量性能提升30%,可支持参数量超10亿的端侧AI模型运行。

在能效优化方面,Armv9架构展现出显著优势。其内置的Cortex-A320处理器能效较Arm高端CPU提升50%,特别适用于对功耗极为敏感的物联网设备。这种能效提升直接转化为运营成本降低,使大规模部署边缘AI设备成为可能。在安全性方面,该架构集成了指针验证(PAC)、分支目标识别(BTI)和内存标记扩展(MTE)等先进技术,构建起从数据采集到处理的全链条安全防护。

软件开发层面,Arm通过扩展KleidiAI开源库构建起完整的边缘AI生态。该库已与主流物联网AI框架深度集成,支持Linux、Zephyr等多种操作系统。实际测试显示,在Cortex-A320上运行Llama.cpp模型时,KleidiAI可带来70%的性能提升。这种软硬协同的创新模式,大幅降低了边缘AI应用的开发门槛。

通过Arm Flexible Access授权模式,中小企业得以低成本获取前沿技术。目前已有超过300家合作伙伴采用该模式,完成400余次芯片流片。在中国市场,70余家本土企业已基于该架构开发创新产品。Synaptics、树莓派等企业已推出多款突破性边缘AI设备,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这种技术普惠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Armv9架构的高扩展性设计,使单一平台即可覆盖从超低功耗到超高性能的全场景需求。其开放的软件生态和灵活的授权方式,为不同规模的物联网企业提供了平等的创新机会。随着边缘AI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这种技术赋能模式将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智能化转型的快车道。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