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昇视唯盛获亿元融资,以“三合一”技术抢占无人化焊接市场先机

   时间:2025-11-01 08:33:2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昇视唯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视唯盛”)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融资,中科信控、临创司南基金、兴晟股权、嘉祐基金、鼎盛新动能基金及嘉兴行律等多家机构参与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具身智能AI模型研发、数据训练体系完善,以及市场渠道拓展与品牌建设。作为江苏哈工智能参股子公司,昇视唯盛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在上海松江设立总部,并在浙江海宁建成智慧工厂,目前团队规模达100至499人,业务覆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及计算机软件三大领域。

公司核心战略聚焦智能工业机器人研发,以“AI+3D视觉技术赋能传统工业机器人”为突破口,围绕“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两大场景,为制造业客户提供高附加值视觉机器人解决方案。这一战略定位与其创始人背景高度相关:CEO王德钊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曾在ABB服务机器人事业部主导3D视觉产品早期研发,后担任哈工现代首席执行官,并于2022年完成对哈工现代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收购与控股,推出首款AI智能焊接机器人。其跨学科理论积淀、国际研发经验及国内产业整合能力,为团队赋予了独特的跨界视野。

昇视唯盛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机器人本体、AI视觉、焊接工艺”三项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硬件层面,公司自主研发6kg至220kg负载的HA006B、HH010L、HH220等系列机器人本体,覆盖焊接、搬运、打磨等场景,为智能化应用提供硬件支撑;在视觉层面,其3D视觉系统突破传统机器人需预先导入三维模型的限制,可实时识别工件形状、尺寸及空间姿态,显著提升非标工况下的适应性与柔性生产能力;在工艺层面,公司积累超10年焊接经验,掌握断续焊、包角焊等20余种复杂工艺,累计焊接量超2万吨,海量工艺数据持续反哺AI模型训练,形成“数据驱动模型优化,模型反哺工艺提升”的闭环。

基于上述技术整合,昇视唯盛推出以“高端智能化、一键化操作、柔性化生产”为特色的产品体系。智能焊接机器人系列中,HGXD机器人可无需模型导入,一键完成复杂工件焊接,产线效率提升30%-50%;IBWS定制系统通过视觉自适应技术,专攻汽车零部件等非标小件,精度提升25%;激光焊接工作站集成度高,节省空间30%;地轨与悬臂式工作站则针对长焊缝和复杂空间焊缝,提升识别精度与可达性,显著缩短作业时间。智慧物流领域,顶升式自主移动机器人(AMR)采用复合导航技术,与焊接机器人无缝联动,实现“货到人”智能搬运,效率提升60%-80%,单台可替代2-3名操作员,构建焊接执行到物料流转的全流程智能化闭环。

焊接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源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在钢结构、船舶制造等领域,焊接作业常伴随高温、烟尘与弧光辐射,工作环境恶劣;同时,焊接对经验要求极高,而年轻一代从事焊工的意愿持续走低,导致全球熟练焊工缺口扩大。尤其在船舶、重型钢结构等非标、小批量场景中,“机器换人”需求最为迫切,焊接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的产业趋势。从竞争格局看,发那科、ABB、库卡、安川电机等国际巨头在标准化汽车制造领域占据主导,但在非标件与复杂工况中,其标准化解决方案的适应性与经济性面临挑战;国内企业则多聚焦单一环节,如本体制造、AI算法或焊接工艺,能打通全链条的企业极少。

昇视唯盛通过收购哈工现代,实现了从机器人本体设计到具身AI模型、再到焊接工艺数据的全链条整合。这种深度融合能力,使其在非标、复杂焊接场景中具备显著差异化优势:可提供更精准、高效、柔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制造业对精度、效率与成本控制的综合需求。本轮投资方认为,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装备领域的典型应用,直击制造业刚性痛点,国内外市场空间广阔。通过AI与工业机器人的深度结合,该技术能显著提升焊接环节的精度与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与综合成本,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完成融资后,昇视唯盛将持续投入技术深水区,迭代具身智能AI模型,扩充工艺数据库,并加速市场布局,力争成为全球智能制造升级的核心推动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