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科技“膜”力:国产海水淡化膜突破进口依赖,助力海洋经济腾飞

   时间:2025-11-01 21:21:2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由科技部与天津市携手共建的先进分离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正成为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突破的关键力量。该实验室聚焦国产海水淡化膜的研发升级,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攻克了多项技术瓶颈,更以成果转化公司为纽带,将创新成果加速推向全球市场。

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已达每日285万吨,其中68%依赖膜分离技术制备,但核心膜材料长期受制于进口。针对这一痛点,2015年科技部通过省部共建机制,在天津工业大学设立国内首个专业分离膜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累计承担30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重点攻关海水淡化膜性能提升。科研团队以“筛网”原理为突破口,创新研发出混合维度膜结构——这种新型膜能智能识别水分子并加速放流,在保持高过滤精度的同时,将透水性提升至传统膜的3倍以上。目前,实验室已成功制备出厚度仅200纳米的超薄海水淡化膜,单平方米膜每小时可处理50升海水,产水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打通科研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实验室探索出“技术孵化+公司运营”的转化模式。截至目前,已孵化53家成果转化企业,形成覆盖膜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其中,滨海新区企业膜天膜凭借实验室技术赋能,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日,该企业凭借新一代海水淡化膜技术中标吉尔吉斯斯坦污水厂项目,斩获超1200万美元订单,目前正开足马力生产以满足交付需求。

上周,实验室主办的2025水处理先进膜技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集中展示了膜材料领域的最新成果。会议促成50余项技术合作,涵盖工业废水处理、市政供水升级等多个场景。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推动海水淡化膜在海洋装备、能源化工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构建多元海水利用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