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正通过一种独特方式学习人类动作——由真人员工在实验室中反复演示日常行为。在位于特斯拉工程总部的透明玻璃实验室内,数十名员工每天八小时轮班,重复举起水杯、擦拭桌面、拉开窗帘等动作,头戴的摄像设备全程记录每个细节。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是为训练Optimus积累关键数据。
项目初期,员工通过穿戴动作捕捉服远程操控机器人,但随着技术路线调整,特斯拉自6月起逐步转向纯视觉数据采集。员工佩戴的多角度摄像头能精准追踪其行动轨迹,公司还引入多机位全景拍摄、触觉手套等新工具。有员工透露,他们甚至需要录制操作婴幼儿启智玩具的过程,如按颜色套圈或拼装积木,这些任务被形容为“教婴儿学步”。
训练内容远不止于此。员工需在3到5秒内完成深蹲、模仿大猩猩、模拟打高尔夫等动作,部分任务引发争议——AI曾要求他们四肢爬行或脱去衣物。特斯拉解释,这些看似随机的训练旨在测试技术边界。谢菲尔德大学专家指出,多样化数据采集能加速机器人学习进程,例如在弗里蒙特工厂,数据员需头戴传感设备整理汽车零件,以适应复杂工业环境。
高强度工作带来身体负担。多名员工表示,背负30至40磅重的设备导致背部和颈部受伤,有人因右腿麻木被迫病假。虚拟现实头盔引发的晕动症也成为普遍问题,当机器人突然倾倒时,视觉与体感的错位会加剧不适感。尽管如此,特斯拉仍要求每班次采集至少四小时合格视频,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员工绩效评分。
在投资者参观环节,远程操控演示成为“保留节目”。前员工透露,穿着动作捕捉服时机器人动作更流畅,马斯克有时会携子陪同观看。但现实中的Optimus仍存在明显短板:执行弯腰任务时半数会跌倒,移动距离较短时需依靠支架保持平衡。尽管马斯克宣称机器人已能自主引导访客,但专家认为,在可控环境中维持平衡应是基础技术。
数据采集团队规模曾超百人,但9月绩效评估后数十人被裁。员工对机器人的实际进展缺乏清晰认知——远程操控阶段的成功率评估逐渐减少,而特斯拉发布的宣传视频中,Optimus已能表演功夫、派发糖果。俄勒冈州立大学专家提醒,这些演示仅展示最优状态,实际能力可能被高估。马斯克则继续描绘愿景:未来Optimus将“穿着机器人外壳的人类”,但当前仍需通过海量人力劳动完成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