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近日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已取得显著进展,技术实力位居行业前列,预计到2027年将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对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的广泛关注。
据介绍,固态电池的研发存在三条主要技术路径,分别是氧化物路线、硫化物路线和聚合物路线。宁德时代在技术选择上采取了差异化策略,重点布局硫化物与凝聚态聚合物双重材料体系作为电解质核心材料。这种组合方案旨在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实现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目标,为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提供关键支撑。
尽管技术路线清晰,但固态电池的产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宁德时代研发团队指出,当前固态电解质中的离子传导效率与液态电解质存在显著差距,部分材料的离子扩散速率甚至低两个数量级。固态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稳定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难以始终维持理想接触状态,这些基础科学问题成为制约技术突破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已成为行业共识。除宁德时代外,多家头部企业及科研机构均将2027年视为重要时间节点。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这既体现了技术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也反映出产业链各方对突破现有电池技术天花板的迫切需求。不过,从实验室成果到规模化生产仍需跨越工程化验证、成本控制、供应链配套等多重门槛。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正进入新一轮技术竞赛周期。固态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宁德时代的研发进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技术领先地位,更将影响我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的话语权。随着2027年时间节点的临近,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