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临近,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和电商平台做好相关准备,确保购物安全与权益保障。
针对促销活动中的潜在问题,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要全面了解促销规则,警惕商家设置的营销陷阱。例如,需防范先涨价后降价的虚假折扣行为,以及定金不退、默认勾选等不透明操作。建议消费者在支付定金或尾款前仔细确认条款,避免因疏忽造成损失。
为防止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应通过多种方式核实商品信息。除了对比价格和查看店铺评价外,还可通过查询防伪标识或联系品牌官方客服确认商品真伪,切勿因低价诱惑而忽视质量风险。
在收货环节,消费者需当场检查商品是否完好,核对数量、规格与订单是否一致。若发现商品损坏或与描述不符,可当场拒收并联系商家处理。同时,建议及时处理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避免隐私泄露。
对于电商平台,监管部门要求其严格履行信息公示义务,加强禁售商品管理,妥善保存交易记录,并杜绝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