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车主分享了自己因忽视新能源汽车空调滤芯更换而引发的健康困扰,引发了众多车主对这一细节的关注。他回忆,某次驾车时,车内空调吹出的风带着明显的霉味,起初以为是天气潮湿所致,开窗通风数日仍无改善。直到朋友上车后直言头晕,并提醒他检查空调滤芯,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翻看保养记录后,他发现滤芯已近一年未更换。前往维修店拆下滤芯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原本洁白的滤芯已变得漆黑,边缘附着大量絮状物。维修师傅解释,这些污垢包含灰尘、花粉以及因空调冷凝水滋生的霉菌。联想到自己近期频繁打喷嚏的症状,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在车内吸入污染空气。
关于滤芯更换周期,不同维修师傅给出了差异化的建议。有人主张半年一换,有人认为一年即可。一位相熟的师傅透露,实际更换频率需结合用车环境判断。例如,长期在市区拥堵路段行驶的车辆,因尾气排放集中、灰尘积聚快,滤芯更易脏污。若遇雾霾天气或梅雨季节,检查周期甚至需缩短至一两个月,否则霉菌会迅速繁殖。
该车主回忆,去年冬季连续半月雾霾笼罩时,他驾车时常感鼻子发痒,如今才将症状与未及时更换滤芯联系起来。新能源汽车冬季依赖电加热系统,车厢长期处于密闭状态,若滤芯污浊,相当于将乘客困在“污染舱”内,健康风险陡增。
部分车主依赖车辆说明书中的“一万五千公里更换”建议,但实际案例显示,这一标准未必适用所有场景。例如,该车主的车辆行驶一万公里时,滤芯已严重污损。维修师傅指出,说明书数据基于理想环境测算,而现实中的停车环境(如树下易积聚树胶、落叶)、行驶路段(如郊区土路灰尘大)均会加速滤芯老化。
更换滤芯的操作并不复杂。该车主尝试自行更换后发现,仅需十余分钟即可完成。拆下旧滤芯时,上面竟粘有头发和小昆虫尸体,令他直呼“触目惊心”。更换后,车内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呼吸顺畅感明显提升。
在滤芯选择上,他曾陷入“越贵越好”的误区,后经师傅点拨才明白,普通活性炭滤芯已能满足日常需求,关键在于定期更换。他算了一笔账:与其因呼吸道问题就医花费,不如每月花几十元更换滤芯更划算。
雨季用车时,滤芯的维护需格外注意。某次连续降雨后,他未及时检查滤芯,经师傅提醒才发现边缘已受潮发霉。维修师傅解释,雨后空气湿度大,滤芯吸潮后极易成为霉菌温床,建议雨后抽空检查或更换。
这位车主的亲身经历,为众多车主敲响了健康警钟。当前,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时多关注智能化配置与续航能力,却常忽视空调滤芯这类“小零件”的重要性。然而,滤芯状态直接关联车内空气质量,尤其对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影响显著。他曾听闻邻居家孩子因乘坐滤芯超期服役的车辆而持续咳嗽,最终查明是霉菌超标所致。
综合多方建议,滤芯更换周期可参考以下原则:若长期处于拥堵、多尘或雾霾环境,建议半年更换;用车环境较优者,一年更换一次亦可。车主可定期自行检查滤芯状态,发现明显污损及时更换。他曾发起线上讨论,不少车主分享了更换滤芯后车内空气焕然一新的体验,也有人懊悔因拖延更换而付出健康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