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一研究组(ITU-T SG21)全体会议上,两项关于数字人的国际标准取得重要进展。其中,ITU-T F.748.63「基础模型增强的数字人系统框架及通用技术要求」与ITU-T F.748.64「数字人服务平台要求」顺利完成结项流程,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对外发布。这两项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全球数字人技术发展迈入规范化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技企业科大讯飞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此次标准制定中担任联合编辑角色。这一安排不仅体现了国际组织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数字人领域的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作为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者,科大讯飞在技术框架设计、核心功能定义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全球数字人技术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支撑科大讯飞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是其长期积累的全栈式AI技术能力。在交互处理、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领域,科大讯飞的技术路径与国际标准要求高度契合。其自主研发的星火大模型为数字人提供了强大的认知理解能力,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则为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技术优势,使其在国际标准讨论中能够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力需要通过实际产品验证。科大讯飞的AI虚拟人交互平台此前通过了中国信通院组织的大模型数字人基础能力分级测试,并获得最高等级L5认证。这一认证结果证明了其技术方案的成熟度和行业领先性,也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平台在语音交互、内容生成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使其成为数字人技术落地的标杆案例。
在产品应用层面,科大讯飞构建了完整的数字人解决方案体系。其AI虚拟人交互平台不仅提供虚拟IP资产创建、AIGC内容生产等核心功能,还支持低代码开发、多模板选择等灵活配置方式。平台具备多语种交互能力,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这种软硬一体、云端协同的解决方案,为数字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移动数字人产品则展现了更具创新性的交互方式。以透明屏为载体的移动数字人,集成了360°声源定位、避障导航等先进技术,支持多人交互、手势识别等创新功能。在文旅、展厅等场景中,这种可自主移动的智能讲解员能够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展现了数字人技术在空间交互领域的突破。
目前,科大讯飞的数字人解决方案已在多个行业实现广泛应用。在媒体领域,虚拟主播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在教育场景,智能助教改善了学习体验;在金融行业,虚拟客服优化了服务流程。这些跨行业的成功实践,不仅验证了技术方案的普适性,也为数字人技术的场景拓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科大讯飞正在推动数字人技术向更多领域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