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新突破!2025年续航超千公里,安全回收全兼顾,上车还远吗?

   时间:2025-11-05 16:00:4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电动车主还在为续航虚标、高速充电排队焦虑时,安徽合肥一家企业用一组数据颠覆了行业认知——国轩高科宣布其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60Wh/kg,试验线良品率超90%,整车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这家深耕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不仅在实验室里交出亮眼成绩单,更将量产线推进到12GWh规模,让固态电池从技术概念加速走向消费市场。

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始终是消费者心头刺。某视频平台流传的针刺测试中,三元锂电池遇刺瞬间爆燃的画面令人触目惊心。而国轩高科的准固态电池在3毫米钢针穿刺测试中表现稳健,全程无明火、无爆炸,这项突破性成果直接击中用户痛点。对于经常长途驾驶的车主而言,这意味着告别"充电焦虑"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技术突破背后,是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材料研发到电芯制造,再到电池回收,国轩高科构建起闭环生态系统。其自建的回收产线实现90%以上材料循环利用率,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解决环保难题。这种全链条掌控能力,在行业普遍依赖外部供应链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据内部人士透露,该企业安徽基地已承担全球半数产能,带动上下游20余家配套企业落地。

研发实力是技术落地的基石。这家本土企业在全球布局八大研发中心,汇聚6000余名科研人员,其中合肥全球研发总部占地超10万平方米。值得关注的是,其固态电池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从电解质材料到封装工艺均实现国产化突破。这种技术自主性,在当下国际竞争格局中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端已传来积极信号。某头部车企内部人士透露,正在与国轩高科联合测试固态电池装车方案,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首款量产车型。测试数据显示,在-20℃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保持率仍达85%以上,有效缓解北方用户冬季续航衰减困扰。不过成本问题仍是挑战,当前固态电池模组成本较传统锂电池高出约40%,企业正通过规模化生产压缩成本差距。

国际化步伐同样迅猛。摩洛哥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其海外布局进入新阶段,配合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研发中心,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全球网络。上半年财报显示,海外营收占比跃升至32%,欧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217%。在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排行榜上,这家中国企业已攀升至第七位,与日韩巨头形成直接竞争。

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问题正在迎来转机。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12GWh量产线投产,单位成本有望下降35%。某新能源车企采购总监算过一笔账:采用固态电池的车型,虽然电池包成本增加1.2万元,但因减少热管理系统配置,整车成本仅上升8000元左右。若未来产能释放充分,价格差距可能进一步缩小。

在技术迭代浪潮中,安全认证成为新门槛。国轩高科近期获得UL9540A国际安全认证,其固态电池通过短路、过充、挤压等23项严苛测试。这项认证为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扫清障碍,也倒逼行业提升安全标准。某检测机构负责人表示:"未来没有安全认证的电池产品,将难以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

当行业还在争论固态电池商业化时间表时,合肥的实验室里已传出好消息:新一代全固态电池原型样件能量密度达450Wh/kg,预计2026年进入工程化阶段。这场由中国企业引领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规则。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值得期待的是,那些曾经只存在于PPT上的技术参数,正在加速变成方向盘后真实的驾驶体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