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车展的一场行业沟通会上,比亚迪高管李云飞重申了企业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坚定选择——持续深耕磷酸铁锂领域。他强调,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优势、资源储备与研发能力,现有电池体系在安全性、配套设施完善度及极端环境适应性方面已建立深厚基础,足以支撑当前市场需求。

针对行业热议的固态电池技术,李云飞指出,尽管新型电池在能量密度等方面展现潜力,但现有磷酸铁锂方案通过持续技术迭代已实现显著突破。例如冬季保温技术的升级有效缓解了低温性能衰减问题,而全国范围内成熟的充电网络布局更强化了其应用优势。他特别提到,过去因非磷酸铁锂体系引发的电动车安全事故,曾严重损害公众对新能源车的信任,但消费者往往难以区分电池类型差异。
比亚迪的坚持源于对安全底线的严苛把控。李云飞透露,企业所有在售及规划车型均将沿用磷酸铁锂路线,将"安全即豪华"的理念贯穿产品开发全周期。他以中国公交电动化15年实践为例:全国数百万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大巴保持零恶性燃烧记录,这一成果背后是行业历经多方博弈后达成的技术共识。"每辆大巴承载五六十条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妥协。"他强调,私家车虽载客量较少,但安全标准同样不容降低。
面对部分品牌为追求续航里程可能回归三元锂的趋势,李云飞呼吁全行业保持理性。他坦言,比亚迪理解技术多元化的必要性,但希望从业者在技术路线选择时充分考虑安全权重。"行业需要的是加法而非内耗,"他表示,"只有筑牢安全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场发言折射出中国新能源领军企业对技术路线的战略定力,也为行业技术竞赛注入理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