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八年亮相进博会,施耐德电气以“全勤生”身份再次成为焦点。在第六届进博会现场,这家跨国企业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方案,更通过一系列签约活动,彰显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决心。“进博会已成为我们与中国市场对话的重要平台,也是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施耐德电气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在接受采访时强调。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军者,施耐德电气此次带来的展品聚焦“中国中心”战略成果。展台以数据中心、油气化工、零碳园区三大行业为样本,系统呈现了数智化技术对产业转型的推动作用。尹正透露,通过进博会平台,企业已与油气化工、基础设施、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达成深度合作,充分释放了这一世界级展会的“溢出效应”。“中国市场的原创技术占比持续提升,这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上海普陀工厂,一场由AI驱动的制造革命正在上演。这座运营近30年的老厂通过部署机器学习、5G、AR等前沿技术,实现了从原型设计到供应商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尹正以具体数据阐释变革成效:新产品开发周期显著缩短,生产计划发布效率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效率提高。更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并未取代人力,而是通过AIGC与AR设备将故障修复时间压缩,第三代柔性生产线使生产速度提升。“我们追求的不是技术替代,而是通过人机协同释放更大价值。”
这种技术融合的背后,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惠世界”的战略考量。尹正指出,中国已成为企业全球第二大市场、重要供应链基地和四大研发中心之一。自2019年以来,在华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超,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全业务线研发能力的市场。从数字配电研发中心到低压配电创新中心,世界级研发机构持续落地,催生出无六氟化硫环保开关柜、新一代空气断路器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产品。
“中国原创”正在改变全球产业格局。2020年首展的环保开关柜采用干燥空气替代强温室气体,目前已推广至全球市场;2023年亮相的空气断路器次年即实现量产并出口东亚、中东地区。尹正将此概括为“中国创新反哺全球”的典型案例:“我们利用中国的产业优势和市场活力进行研发,再通过全球网络共享创新成果。”
在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选择通过生态圈建设实现共生共荣。企业在中国打造了数字化、可持续、全球化三大生态体系,累计吸引超1250家中小企业参与“创赢计划”,孵化出40余项联合创新成果。在可持续领域,其发起的供应商“零碳计划”已帮助270家中国供应商实现减碳目标,超额完成阶段性任务。
上海作为“中国中心”战略的核心承载区,其独特的创新生态成为吸引施耐德电气持续加码的关键因素。尹正分析称,长三角地区汇聚了前沿市场需求、顶尖科研机构和活跃的创新资本,这种“创新场域”为企业提供了不竭动力。“普陀工厂的转型成功绝非偶然,这里的人才特质和创新氛围创造了理想条件。”他透露,企业将延续“中国中心”战略,借助中国产业优势持续向全球输出创新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