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逻辑到氛围:AI时代「Vibe Coding」如何重塑编程与语言的双重边界

   时间:2025-11-10 17:16:2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用感觉写代码”从程序员间的玩笑变成年度热词,一场关于编程方式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近日,《柯林斯词典》将“vibe coding”评为2025年度词汇,这个源自社交媒体的词汇,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们对编程的认知——逻辑不再是唯一主导,语感与氛围开始与理性共舞。

“vibe coding”的诞生颇具戏剧性。今年二月,OpenAI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西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的一条调侃推文,意外点燃了全球开发者的热情。他戏称存在一种“完全交给感觉、拥抱指数增长、忘记代码本身”的编程方式,并将其命名为“vibe coding”。彼时,AI辅助编程已非新鲜事,GitHub Copilot、Cursor Composer等工具正帮助开发者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由AI补全逻辑、修正语法。卡帕西的命名,恰好为这种转变贴上了文化标签。

这条推文迅速在技术社区引爆。Hacker News、Reddit等平台的开发者们用表情包、段子和开源工具表达狂欢:有人晒出“靠vibe通过代码审查”的截图,有人开发出带背景音乐的编程工具“VibeComposer”,更有人自嘲“我们不写代码,我们vibe”。九个月后,这个源于程序员群体的俚语,被《柯林斯词典》正式定义为“用自然语言提示,让人工智能协助编写计算机代码的行为”,标志着其从技术段子升格为人类语言体系的一部分。

AI正在改写编程的底层逻辑。传统编程依赖精确的语法和逻辑判断,一个标点错误可能导致程序崩溃;而在AI协作环境中,开发者的输入越来越接近日常语言。例如,只需描述“需要一个自动整理文件的工具,界面干净”,AI便能自动生成结构、优化性能。Cursor等AI编程环境的目标,已从“教授命令”转向“帮助用户在自然语言中构建逻辑”。GitHub Copilot、Replit Ghostwriter等工具的普及,更推动整个行业向“AI协作开发”迁移。媒体将此潮流称为“AI对软件开发的接管”,而“vibe coding”正是这场变革的文化符号。

资本的涌入印证了这一趋势。AI编码平台Lovable、Replit、Vercel的融资消息频登头条,投资人看到的不仅是工具浪潮,更是开发范式的根本转变。在“氛围编程”世界里,程序员的角色更像导演:他们设定语气、意图和方向,由AI“演员”自行演绎逻辑。这种“理性让位语感”的模式,被视为编程史上最反直觉的革命。

编程语言的变革仅是开端。当AI能更流畅地协助写作,人类与机器的交流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提示词逐渐取代参数,聊天式互动模糊了技术表达的边界。研究发现,像ChatGPT这样的模型,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语言习惯——人们的写作和表达趋向使用模型偏好的句式,甚至出现“AI化”倾向。剑桥词典团队指出,新技术的扩散速度正直接塑造英语生态,从“prompt engineer”到“AI hallucination”,专业术语与半玩笑词汇的快速社会认同,反映了语言对技术变革的诚实回应。

人机互动的边界愈发模糊。研究表明,长期与AI交互的人类,情绪表达和判断方式会发生微妙变化:语气更完整、更礼貌,甚至更克制,仿佛在迎合机器的语言模式。与此同时,AI也在“学习情绪”——通过“Emotion AI”识别人类语气背后的心理信号,尽管它仅能模仿而非真正理解感受。更复杂的是,当生成式模型被加入“情绪提示”时,性能虽会提升,却也可能引发“情绪攻击”,输出偏激或不稳定的结果。这种双向塑造中,机器被赋予温度,人类则学会像算法般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已悄然显现:与AI聊天时,人们的语气比对人更温柔;编写提示词时,更像写信而非下命令。理性和感性的界限不再清晰分属人与机器,未来的创造或许将同时具备计算的精确与共鸣的温度。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