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国电视市场迎来一场激烈的品牌角逐,整体出货量却陷入低迷。据行业机构监测,当月品牌整机出货量约324万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6%,创下年内最大单月跌幅,且自7月以来已连续四个月呈现同比萎缩态势。这一数据折射出消费电子市场持续承压的现状。
在行业整体遇冷的背景下,头部品牌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前八大主力品牌及其子品牌合计出货量达312万台,占据超95%的市场份额,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具体来看,海信、TCL、小米、创维四大品牌稳居第一梯队,长虹、海尔、康佳、华为则组成第二阵营,外资品牌三星、索尼、夏普、飞利浦的出货量仍维持在数万台级别,市场存在感持续减弱。
小米系(含红米)成为当月最大亮点,以近60万台的出货量斩获17.9%的市场占有率,不仅超越长虹、海尔、康佳三家之和,更在头部品牌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数据显示,这三家传统品牌合并出货量约50万台,同比下降9.8%,合并市占率萎缩至14.8%,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电视虽跻身前八大品牌行列,但出货量规模与头部阵营存在明显差距,外资品牌则进一步边缘化。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环境下,技术迭代速度、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多场景生态布局,正成为决定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双十一等促销节点临近,各品牌或将通过价格策略与产品创新展开新一轮争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