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聚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检测的第三方智能化平台——“动力电池全科医院”在四川宜宾正式投运。作为2024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重点配套项目,赛科检测电池智能测试验证中心于近日揭牌,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检测领域迈入智能化、无人化新阶段。

该中心由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孵化企业——四川赛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规模达3亿元。实验室占地20亩,配备1.5万个电性能测试通道和同等规模的存储测试通道,形成覆盖长循环、日历寿命、循环寿命等核心测试项目的全场景检测能力。作为国内首个第三方智能化检测平台,其技术体系涵盖双直流母线分布式电能回馈、一托多变频制冷多温场控制等五大核心技术,实现检测效率提升50%以上。
在揭牌仪式上,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透露,依托清华大学15年电池安全实验室的技术积淀,团队已与全球40余家车企、电池企业建立合作。此次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商业服务,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光宇指出,该平台的投运构建了覆盖电池研发、生产、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检测体系,填补了多项行业技术空白。
检测中心董事长李华锋现场演示了智能检测系统,强调其三大行业首创:国内首个数实融合电池分析中心、首个pack级无损检测中心、首个电池智能检测验证中心。通过AI算法与自动化设备的深度融合,平台可实现从电芯到系统的全维度检测,检测精度达到0.01%级。
市场数据印证了该领域的爆发潜力。汉鼎智库研究显示,受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和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实施的双重驱动,2026年动力电池外包检测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目前,包括吉利控股旗下吉曜能源、长安汽车先进电池研究院、STELLANTIS集团、远景动力、广汽巨湾技研等12家国内外企业已与赛科检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行业布局呈现加速态势。星云股份、苏试试验、开普检测等上市公司纷纷拓展动力电池检测业务,新三板企业储融检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三电检测收入达1.8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电池企业因设备投入成本高、利用率低等因素,正将研发检测环节加速外包,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
作为西部新能源产业重镇,宜宾五年来依托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的技术赋能,在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等前沿材料领域取得突破,累计孵化25家科技企业,估值超25亿元。赛科检测的投运,将进一步强化宜宾"动力电池之都"的产业地位,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中国技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