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十届百度全球大会上,人工智能领域迎来新的发展里程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以《效果涌现》为题发表演讲,指出行业正从单纯追求技术突破转向关注实际应用价值创造,这一转变标志着AI产业进入"效果导向"的新阶段。
当前企业面临三大核心挑战:高昂的技术应用成本、复杂的技术实施门槛以及难以预估的试错风险。针对这些痛点,百度提出"AI内化"战略,强调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业务流程,使其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原生动力。这种理念要求AI不再作为独立工具存在,而是像水电基础设施般自然融入企业运营体系。
为实现AI技术的深度落地,百度推出三大创新产品:面向全球市场的实时互动数字人"慧播星"、升级至2.0版本的无代码开发平台"秒哒",以及全球首个可商业化的自我进化超级智能体"伐谋"。这些产品分别对应重复性工作替代、弹性生产力供给和复杂决策支持三大应用场景,形成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矩阵。
支撑这些创新的是百度历时十余年构建的全栈AI体系。从芯片研发到深度学习框架,从大模型训练到云服务部署,百度已形成覆盖AI全产业链的技术布局。最新发布的新一代昆仑芯处理器和超节点"天池"集群,使推理性能提升3.5倍,单节点可训练万亿参数模型,显著降低企业应用成本。
作为核心技术引擎的文心大模型5.0版本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具备原生全模态处理能力。该模型可同步处理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类型数据,在40余项国际评测中达到全球顶尖水平。更关键的是,通过与飞桨框架的深度优化,模型在事实准确性和指令遵循性等核心指标上表现更稳定。
在应用落地层面,百度智能云和千帆平台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两个平台将复杂的技术能力转化为标准化服务,已提供超过150种开箱即用的AI解决方案。数据显示,千帆平台自上线以来服务企业超46万家,百度智能云连续保持中国AI公有云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在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项目中同时获得中标金额和数量双料冠军。
针对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百度开发出层次分明的解决方案。面向金融、能源等高门槛领域,超级智能体"伐谋"通过行业知识训练平台,帮助中信百信银行将风控特征挖掘效率提升数周,解决中国能建广东院的海上风电管道布局难题。在电商直播领域,慧播星数字人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直播,双11期间使用该技术的直播间数量增长119%,总销售额提升91%。
无代码开发平台"秒哒"的升级版将技术门槛降至新低。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和可视化操作,业务人员可快速构建AI应用。目前该平台已生成40余万个应用,百度内部52%的新增代码由AI自动生成,显著提升开发效率。这种"低代码革命"正在改变传统软件开发模式。
经过十余年持续投入,百度的AI战略开始收获市场回报。2025年第二季度,AI相关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4%。核心产品全面实现AI化转型:AI搜索月活用户达3.82亿,富媒体内容覆盖率70%;自动驾驶服务"萝卜快跑"在武汉实现盈亏平衡,全球服务总量超1700万次;文库网盘智能体用户突破2000万,成为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
资本市场对百度战略转型给予积极回应。公司股价在2025年9月突破120美元,创两年新高并持续站稳128美元上方。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百度价值,将其定位从传统互联网公司转变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这种角色转变类似于IBM在PC时代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但应用场景和商业潜力更为广阔。
当前百度正站在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其构建的AI技术体系已通过内外部业务验证,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帮助更多企业顺利接入这个"智能电网"。只有当AI应用成本持续降低、使用体验不断优化,才能支撑起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最终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革命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