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YU7斩获国际压铸“最佳结构奖” 20合1技术引领汽车轻量化新潮流

   时间:2025-11-14 02:35: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日落幕的2025国际压铸大赛上,小米汽车旗下YU7车型凭借创新技术斩获“最佳结构奖”,引发全球汽车行业高度关注。这场由北美压铸协会(NADCA)主办的行业盛会,汇聚了全球顶尖压铸技术成果,其奖项评选以严苛标准著称,小米YU7的获奖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核心制造工艺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该车型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搭载的20合1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技术。这项突破性设计将传统分散的20个零部件整合为单一结构件,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更通过优化传力路径显著提升碰撞安全性。当车辆遭遇正面撞击时,三角梁能精准引导碰撞力向车身纵梁分散,配合前舱的溃缩吸能设计,有效降低乘员舱所受冲击。测试数据显示,该结构使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7611N·m/deg,较传统设计提升35%,达到豪华品牌同级车型水平。

空间利用率的革新同样引人注目。通过将热管理系统与车身结构深度融合,小米工程师成功在前舱开辟出141升超大储物空间,较传统燃油车前备箱扩容近3倍。这种跨系统集成设计打破了“安全与空间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为电动汽车布局优化提供了新范式。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体化压铸工艺使车身重量减轻18%,配合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CTB)技术,整车续航里程因此提升约8%。

从产业视角观察,小米YU7的突破具有双重示范意义。在制造端,其采用的超大型压铸岛设备(锁模力达9000吨)实现了单件成型周期缩短至90秒,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2%,较传统冲压焊接工艺降低碳排放40%。在消费端,更轻的车身配合低风阻设计,使该车型在CLTC工况下续航突破700公里,直击用户里程焦虑痛点。这种技术降本与体验升级的双重效应,正重塑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小米、特斯拉等企业推动压铸技术向更大尺寸、更高集成度发展,汽车制造正经历从“组装式”向“铸造式”的范式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要求企业在材料科学、模具设计等领域持续投入,更考验其对系统工程的综合把控能力。小米汽车研发团队透露,未来将探索镁合金等轻质材料的应用,并开发智能压铸工艺监控系统,进一步巩固在轻量化领域的领先优势。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