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郊区经开区的孚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半自动化组装线正以高效节奏运转,一批经过技术迭代的新能源电池铝壳及盖板产品正在批量下线。公司副总经理鲍启兵透露,面对产品快速迭代的行业趋势,企业今年已投入800万元用于研发创新,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1.2亿元。通过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生产线日产能从传统人工时代的15万套提升至25万套,同时原材料优化显著增强了产品安全性能,精准匹配了市场对高效能产品的需求。
距离孚悦科技不远的安徽鸿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团队正在对DP80抗干扰视频传输件进行最后测试。公司负责人曹昊介绍,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企业自2023年投产以来产值保持年均增长态势,目前订单已排至2026年1月,预计2025年产值将超过6000万元。该企业通过与吉林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成功攻克了核心技术难题,其新产品已完成多轮测试,即将根据客户反馈进入量产阶段。
这两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折射出郊区经开区推动产业升级的显著成效。当地通过构建"研发-转化-生产"全链条服务体系,引导企业以数字技改为突破口,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数据显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54家,2024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超过3000万元,为创新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郊区科技工业信息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等举措,持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了传统制造向"智造"跃迁,更催生出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孚悦科技的自动化车间里,机械臂与工人协同作业的场景,正是这种转型成果的生动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