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连发微博力挺小米汽车安全:强调安全为基,好看与安全并非对立

   时间:2025-11-17 13:15:1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创始人雷军近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系统阐述了小米汽车在安全设计领域的核心理念。针对外界关于产品定位的讨论,他特别强调:"安全是汽车研发不可动摇的基石,任何设计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

在回应网友关于"外观设计优先于安全性能"的质疑时,雷军公开了2023年至2024年间发布的四则技术解读微博。他澄清称,此前在产品定义阶段提出的"外观设计是第一要素"论断,与安全标准并不冲突。"就像建筑美学必须依托结构安全一样,汽车造型设计同样需要以安全框架为前提。"这位科技企业负责人通过具体案例解释道,例如轮毂设计既要追求视觉效果,更要确保制动系统散热效率等关键安全指标。

技术资料显示,小米SU7采用MI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结构,高强度材料使用比例达90.1%,其中抗拉强度2000MPa的特种钢材应用于关键承力部位。整车扭转刚度突破51,000N·m/deg,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种设计在C-NCAP 2024版、Euro NCAP 2023版及C-IASI 3G+三大权威测试体系中,均达到五星安全标准。

在新能源车型最受关注的电池安全领域,小米汽车构建了七重防护体系。自主研发的电池包采用14层物理防护结构,配备双大面主动冷却系统,水冷面积达7.8平方米。通过行业首创的电芯倒置技术,将热失控风险导向车身底部,配合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实现"无明火、无热蔓延"的极端情况应对。该电池包通过IP6K9K密封测试,累计完成超千项安全验证,测试项目数量达到国标要求的20倍。

针对主动安全系统,小米汽车搭载了360度感知网络,融合12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及12颗超声波雷达。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实现全场景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等20余项功能,并通过OTA持续升级安全防护算法。在隐私安全方面,车辆采用独立加密芯片与生物识别技术,构建起从数据传输到存储的全链路防护体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