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创始人雷军近日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多条动态,针对外界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质疑作出集中回应。他强调,此前关于"车辆设计应将美观置于首位"的表述,与"安全是汽车研发核心原则"的立场并不冲突,两者存在辩证统一关系。
事件起因于去年四月某媒体采访片段的二次传播。当时雷军在阐述产品理念时提到"外观设计是消费者感知产品的第一要素",该表述经网络剪辑后被曲解为"小米汽车忽视安全性能"。针对此类断章取义的传播现象,雷军在最新回应中直言:"部分网络账号通过恶意剪辑制造认知偏差,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企业声誉。"
为佐证安全理念的持续性,雷军同步公开了2023年至2024年间发布的四张技术解读长图。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小米SU7在电池防护、车身结构、主动安全系统等领域的研发标准,其中特别提到采用航天级铝合金骨架和双备份制动系统等创新设计。雷军表示:"从项目立项至今,我们始终将安全性能作为研发红线,相关测试数据均达到行业顶尖标准。"
这并非雷军首次直面网络质疑。今年九月的新品发布会上,他就曾公开批评行业存在的"黑公关"现象,指出部分账号通过批量发布不实信息干扰市场秩序。此次回应中,雷军再次呼吁建立健康的行业生态:"技术竞争应该回归产品本质,企业间应通过创新实力展开正面较量。"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汽车自测试阶段已完成超过500万公里的实路验证,其安全性能指标已通过欧盟E-NCAP等国际认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