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国家高新区,一家科技型骨干企业正以创新之力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位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的光储充放智能微电网停车区,成为新能源应用场景融合的生动实践。车棚顶部铺设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持续运转,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清洁电力支持。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更让车友在充电过程中享受经济实惠。

支撑这一技术落地的,是该企业全产业链的研发优势。其设立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首批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累计创造并刷新35项世界纪录。实验室聚焦光储协同领域,依托天合储能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全栈自研能力,推动智慧能源与零碳园区、微电网、算力中心等场景深度融合。这种“发电-储能-应用”的闭环模式,有效解决了新能源间歇性供电难题,为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解决方案。

在技术突破方面,该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实现了储能设备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其研发的电池舱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灵活配置容量,系统集成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15%以上。这种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标杆项目,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关键设备支撑。随着“十五五”规划临近,这种以创新驱动的绿色能源模式,正为工业领域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