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新应用抢占市场。近日,阿里巴巴旗下全新推出的千问App正式上线,这款应用直接对标国际知名产品ChatGPT,迅速引发行业关注。
千问并非横空出世,其基础模型Qwen早已在全球开源社区崭露头角。据业内人士透露,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GTC大会上曾特别提及,Qwen在全球开源模型中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在模型竞技场中,Qwen3的性能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两家闭源模型,这一成绩令美国AI专家都感到惊讶,甚至有专家调侃称"硅谷可能建立在Qwen之上",并创造出"Qwen Panic"一词,形容美国AI界面临的压力。
尽管Qwen在B端市场已取得显著成绩,与众多企业项目深度合作,但在普通消费者层面的知名度并不高。此次阿里巴巴将通义改名为千问App,标志着其正式进军C端市场。经过实际测试,千问App给用户留下了简洁高效的深刻印象。应用界面设计极简,仅包含对话框、功能选择和几个推荐问题,用户点击上方小箭头即可免费切换至目前最强的Qwen3-Max模型。
在写作能力测试中,千问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当要求以鲁迅文风吐槽AI幻觉时,其回答不仅语言风格贴切,结尾的呼吁更带有《热风》中"摆脱冷气"的韵味。相比之下,Gemini的回答则显得攻击性较强。在处理《三国杀》相关谜题时,GPT-5.1未能给出有效回答,而千问不仅自动联网搜索参考资料,还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答案,表现十分优雅。
千问的多模态能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识别模糊图片的测试中,千问准确完成了用户小时候常见的练习题,而Gemini表示看不清图片,GPT则开始即兴创作诗歌。在图片处理方面,千问不仅能修改图片,还能让图片中的角色"动起来"。当用户上传一张小黄人手办图片并希望让它开心时,千问不仅让小黄人露出了大门牙,还生成了一段舞蹈动画。
阿里巴巴选择此时进军C端市场并非偶然。在B端市场,Qwen已建立稳固地位,口碑良好。此时转向C端,既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也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当前AI竞争已进入新阶段,模型性能的差距逐渐缩小,各家开始比拼生态普及速度。阿里巴巴拥有独特的优势,其业务涵盖云基础设施、基础模型、消费者应用以及电商、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这种全生态布局使千问App有望成为连接各类服务的"AI入口",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