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首批“月壤砖”太空“历练”归来,助力月球科考基建新征程

   时间:2025-11-20 05:49:2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的首批"月壤砖"在完成太空环境测试后,近日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这批编号为R5的样品单元经过一年舱外暴露实验,经专家确认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标志着我国在月球原位建造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4年11月15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将74块总重约1000克的"月壤砖"送入中国空间站。这些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研制的特殊建材,被安置在空间站外暴露实验装置中,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太空环境考验。科研人员每年将取回部分样品进行对比分析,首年返回的样本已展现优异性能。

项目负责人丁烈云院士团队通过解析真实月壤成分,成功复现出与月球环境高度相似的模拟材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成的"月壤砖",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但抗压强度达到后者的三倍以上。这种新型建材能在-190℃至180℃的极端温差和强宇宙辐射环境中保持结构稳定,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了可靠材料选择。

研发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月面太阳能烧结"技术方案,通过机器人将月壤原料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砖块。这种借鉴中国传统砌筑工艺的建造方式,可使月球基地像"搭积木"般快速组装成型。丁烈云院士表示,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航天工程对地球物资的依赖,真正实现"就地取材"的可持续建设理念。

目前返回的首批样品将进入详细检测阶段。科研人员将通过对比天地环境下的性能变化,系统评估材料在长期太空暴露中的衰减规律。这些数据将为优化烧结工艺参数、提升材料耐久性提供关键依据,最终形成完整的月球原位建造技术体系。

据介绍,"月壤砖"项目是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不仅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储备核心技术,其研发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烧结、辐射防护等创新成果,也可应用于地球极端环境下的建筑领域,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工程意义。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