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上,新能源车型的展出规模空前,但传统燃油车阵营的智能化突破同样引发关注。一汽-大众展台成为焦点之一,其展示的燃油车智能化技术,正在打破行业长期存在的“智慧科技专属电动车”的固有认知。

在模拟城市路况的体验区,全新揽巡搭载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展现了高度拟人化的决策能力。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车辆没有采取急刹方式,而是以平滑减速完成避让;拥堵路段跟车时,系统自动保持安全距离,有效防止旁车加塞;自动变道功能则通过综合判断后方车辆速度与距离,选择最佳时机完成操作。这些表现源于一汽-大众与卓驭科技的深度合作,针对中国复杂交通环境进行了本土化算法优化。
技术团队透露,系统设计融入了“老司机”的驾驶思维。例如在高速场景下,车辆会偏向车道内侧行驶以扩大安全边际;城区道路则靠近车道中心,降低与非机动车的擦碰风险。这种“本地化”设计理念,使智能化技术真正服务于实际驾驶需求,而非停留在参数堆砌层面。
一汽-大众此次车展的智能化布局呈现全面覆盖特征。全新揽巡、探岳L PHEV、速腾L、迈腾及揽境五款车型均搭载IQ.Pilot系统,实现从A级到B级、从轿车到SUV的全品类渗透。其中全新揽巡作为旗舰SUV,不仅配备15英寸悬浮中控屏与11.6英寸副驾屏,还通过门板IMD透光饰条、多彩氛围灯等细节设计强化科技豪华感。动力系统搭载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00kW,百公里加速仅需7秒,证明智能化与性能表现可以兼得。

混动领域的探索同样值得关注。全新探岳L PHEV基于MQB evo平台打造,采用1.5T高效混动发动机与新一代高压电池组合,配备“5+X智慧座舱”。专属的“PHEV”标识与“美济蓝”车身颜色,凸显其新能源身份。该车型展现了一汽-大众在油电双能领域的平衡策略——既保持燃油车优势,又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市场数据支撑着这种技术路线选择。尽管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但燃油车仍占据近半市场份额。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吴迎凯强调:“智慧科技不应成为近半数消费者的技术壁垒。”其“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正是基于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深刻理解。
这种务实策略体现在产品开发的每个环节。从软件交互逻辑到硬件布局,均经过用户使用场景的深度打磨。例如IQ.Pilot系统重点优化高速巡航与拥堵跟车场景,直接解决驾驶者最疲惫的用车痛点。技术团队拒绝堆砌参数,转而追求“有温度的使用体验”,这种思维贯穿于一汽-大众的智能化转型全过程。
企业的战略视野延伸至2026年后的产品规划。届时将推出11款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及1款燃油车型。这种多技术路线并举的布局,既保持燃油车基本盘,又加速电动化转型,智能化技术则作为核心能力赋能所有动力形式。吴迎凯表示:“没有完美的技术路线,只有做到极致的产品。”
支撑这种转型的,是3000万用户积累的品牌信任。速腾、宝来、迈腾等经典车型累计销量突破430万辆,定义了多个细分市场的标准。为回馈用户,一汽-大众推出“双终身”质保、增换购现金礼等权益,将企业里程碑转化为消费者实际利益,进一步强化情感纽带。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一汽-大众的实践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了新范式。其证明燃油车与智能化技术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通过深度融合实现协同进化。这种路径既避免激进转型的风险,又防止技术掉队,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空间。随着更多企业跟进燃油车技术迭代,相关供应链成本有望下降,最终惠及更广泛用户群体。
















